回归常识做教育

回归常识做教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教育名家储朝晖全新力作,为教育真诚发声。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教育常识,从教育公平、教育底线、教育良知、教育责任、乡村教育、教育安全等六个方面,精选了教育名家储朝晖近十年在各主流教育媒体发表的教育观察、思考与锐评,既叩问教育现状,针砭时弊,又富有建言,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本书对于警醒教育从业者的教育良知,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储朝晖,教育学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教育史研究》副主编。著有《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多维视野中的生活教育》《陶行知画传》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面对教育的不完美

第一辑最不能丢的是教育良知

教育如何令人“放心”

教育应补上敬畏生命这一堂课

及时兑现教师工资是政府的义务

教师“被慈善”说明什么

简政是师生减负的前提

破解择校热,应打破利益共同体

“替考事件”暴露惩治乏力法治缺位

消除教育腐败应依法治教

“红牌专业”产生的内在机理值得警惕

逃回“北上广”

地震后的三点建议

救灾是一种社会重建

免费教育和义务教育不能混为一谈

让法治阳光普照校园

第二辑坚守教育的底线

比上学路更堵的是僵化的思想观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必须尊重人

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科学发展

惩戒之矛不得触及学生权利之盾

禁止老师参与奥数是迎风扬帆

男女平等,不等于无差别

封杀奥赛同样是非理性的

普通高中化债需厘清政府学校责权

“弑师案”显示师生心理距离达到警戒线

学校规模适度是责任的底线

教育经费管理存在多项问题,回应质疑制度亟须建立

一、教育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二、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把钱用在刀刃上

三、建立看得见的教育财政管理、分配体制

频繁装修戳中教育经费投入漏洞

专业权力空虚致论文买卖有机可乘

需要从源头上消除代写论文的需求

第三辑叩问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恶化

一、中国教育不公平的主因

二、现有教育评价和管理体系的误区

三、教育公平的起点

“入公热”只会推高“入园难”

公平是对所有人都有利的安全机制

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改善途径

一、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哪些问题

二、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

三、如何改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走出教育公平的观念误区

一、质疑当前教育公平讨论中的若干命题

二、对教育公平观念的进一步分析

三、现有教育观念对教育公平的阻碍

四、在观念上对教育公平恰当定位

择校费争议当止于公开可循的程序

规范教师补充利于教育均衡

多些实地调查,多些实质公平

稳定小升初,实现教育均衡的新起点

大城市就近入学成果还需再巩固

多校划片有利于教育均衡

就近入学条件不能层层加码

探索教育目标公平,实现人人教育平等

一、教育目标公平意义重大

二、教育目标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三、积极探索实现教育目标公平

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满足需求

义务教育公平的矛盾分析

一、从近60年基础(义务)教育的发展看其公平矛盾的转化

二、从义务教育公平矛盾的现状看其矛盾焦点的变换

三、新《义务教育法》执行中的矛盾分析

四、义务教育不公平矛盾存在的原因分析

教育均衡还要通过民意考核

“零择校”不是教育公平与均衡的终点

第四辑教育需要情怀,更需要责任

培养公民是教育的重要责任

做人是最基本的教育

城市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关键在于取消“择校费”

每个人都有对教育的责任

应叫停校际不均衡而非个性化教学

教育问责也须落到实处

教育局长专业化是个真问题

该做且能做的事一刻也不能等

就读地高考应抓住关键系统推进

考务工作亟须还原专业主导

陶行知建设好政府的一次努力

全纳教育理念的适用与运作

一、全纳教育理念辨析

二、全纳教育理念的适用

三、全纳教育的运作

追问灾区重建学校质量

第五辑怎样破解乡村教育难题

乡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就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一、留守问题的难点在于那些父母双双外出或失联的儿童

二、留守儿童成难题的症结是乡村社会不健全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宏观政策建议

希望工程不断成长才有希望

改变乡村教育不能只打教师主意

解贫困地区师资荒可“特事特办”

保障尊严是给乡村教师的最美礼物

重振农村小规模学校需走简政之道

乡村学校建在村民心上才不会“空”

农村小规模学校亟须改善和发展

更好满足农村对教育的真实需求

第六辑没有安全,教育无从谈起

对学生春游应摒弃“鸵鸟”思维

中国校车与美国校车有何不同

呵护学生安全出行不应止于警车护送

教师介绍学生打工蕴含高风险

学生信息安全隐患不是“小漏洞”

“演习变灾祸”暴露安全教育经验严重不足

想去野外冒险,请先评估风险

防范校园性侵须严格执法

如何使青少年免受网络欺凌?

一、网络欺凌行为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负面心理

二、网络欺凌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容易恶性循环

三、解决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的根本在于提高人的素养

保护儿童亟须提升父母监护能力

孤独症儿童教育保障体系亟待建立

“校车现象”敲击着教育的定势思维

加强校园安保并非长久之计

责任心是学生生命安全保障的基石

后记

回归常识做教育是2017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储朝晖。

得书感谢您对《回归常识做教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从书吧出发——回归真实世界 电子书
《从书吧出发——回归真实世界》以“书吧设计”为出发点,立足于真实的城市区域,详细介绍8个书吧规划设计案例,探讨书吧“想在哪里”“想成为什么”“想怎样活着”等主题,整合“市场分析、场地调研、项目策划、空间设计”等四大板块,从不同维度思考并提供城市书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回归社区--世界养老项目建设解析 电子书
本书共5章,内容包括:新常态下的世界养老现状;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概述;住区环境创生型养老项目案例;小规模多样化生活支援养老项目案例;复合型社区养老项目案例。
回归启蒙:《呐喊》《彷徨》的重新阐释 电子书
本书共四章,内容包括: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论《呐喊》《彷徨》的本体意义;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锐利武器——论《呐喊》《彷徨》的意识本质;两种观念意识进行对话的基本艺术方式——论《呐喊》《彷徨》的创作方法;变动着的观念与变动着的艺术一一论《呐喊》《彷徨》的艺术特征。
为了成长中的教育家:我们这样做培训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海淀区近年来在中小学教育家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优秀事迹和突出成果。共三章内容,包括:培训是事业、培训是专业、培训是艺术。
空间回归模型的理论应用与扩展 电子书
空间回归模型是空间经济学在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全新拓展,其对空间结构的检验和空间关系的衡量弥补了传统计量经济领域空间同质性研究的不足,为研究现实经济现象的空间异质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本书立足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前沿,创新性地引入wu-hausman统计量和空间回归模型对中国FDI的空间格局以及空间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多类型空间回归模型在应用领域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