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奠基之作。鉴于这部论战性巨著篇幅宏大、内容艰深,我们将该著试编成节选本,以便广大读者掌握其精要。

内容简介

本节选本主要收入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该章系统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并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辑说明

编者引言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第一卷 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

第一章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第一卷和第二卷重要论述摘编

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真正的社会主义”

空想共产主义的社会现实基础

私有制与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自由的制约

私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相互对立和统一的物质根源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资产阶级与国家

资产阶级功利论

资产阶级享乐哲学

德国市民等级的历史及其典型特征

共产主义是用实践手段来追求实践目标的最具有实践性的运动

共产主义与消灭私有制

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共产主义的社会组织将消除由旧的分工造成的弊端

无产者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

在革命活动中无产者改变自身和改变环境是同步的

思想和语言都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

人名索引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是201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马克思恩格斯。

得书感谢您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多维度研究了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即从传统意识形态的新变化、当代新出现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发展、苏共意识形态的终结及其原因等维度,对当代国外意识形态从实践到理论、从宏观到微观、从内容到形式、从类型到结构、从特征到功能、从存在方式到传播方式、从形成机制到作用机制、从研究视角到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挑战与启迪,并对我国社会
“自我”与“他者”:齐泽克的意识形态主体性维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指出,齐泽克主体性的意识形态理论,实质上,就是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嫁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以拉康的无意识主体缝合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这种结合彰显出意识形态的主体间性、幽灵化和不可能性的理论特征。但这种缝合显然不可能完美无瑕。在理论上,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陷入了后结构主义的窠臼中;在实践上,滑入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泥沼之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批判性地考察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
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 电子书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以文本学的解读方式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哲学家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著。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阿尔都塞的三个经典文本:《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和《论再生产》。作者着力揭示了阿尔都塞研究中长期被遮蔽的隐性方法论构架,这种探索主要体现为作为认识论史研究语境中深层理论构架的问题式与症候阅读法。在此,作者首次采用了理论“反打”的写作法,以附文的形式穿插了对阿尔都塞逻辑核心的解构与后现
“精神分析+马克思”理论运动的当代效应——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研究 电子书
在西方激进理论界,齐泽克以“拉康+马克思”的理论模型“暴得大名”。本书的主题之一就是围绕“精神分析历史化”的理论构建,探索齐泽克建立于精神分析基础上的意识形态批判的真实底色,即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所开辟的资本主义批判的新“战场”:对于建立于特定历史形式上的,被建构的形式本身之压抑性的批判。《快感大转移》是齐泽克坦诚其法兰克福学派精神分析理论逻辑底色的文本;因此,以这本书作为分析的入口再合适不过了,
被讨厌的勇气 电子书
《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三季专题解读,一套强人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