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旅游扶贫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分析了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与对策。

内容简介

本书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三个方面,结合课题组2015~2019年在陕西南部山区、山东省东平县等地收集的1000多份农户调查问卷和村问卷、合作社调查问卷、大量访谈资料等,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旅游精准扶贫、农户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对家庭生计的影响和减贫效应、乡村旅游经营体系与组织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旅游发展、农户土地利用等,探索研究了发展旅游与农户生计、脱贫增收之间的关系,以及农村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经营体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旅游农户土地利用等。

作者简介

作者黎洁,女,1968年1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农户生计与生态保护政策、农村扶贫、旅游经济学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三秦人才、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个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和完成国家发改委西部司、教育部、国家统计局、中科院等省部级课题以及其他政府合作、企业委托项目30多项,合作主持国际合作项目2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及合著10部,相关研究成果获得2012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完成人)、教育部第六届和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一完成人)等多项科研奖励。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旅游扶贫与农户生计研究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内容

第二节 调查地与数据来源、调查过程的说明

第二章 旅游精准扶贫与减贫效应研究

第一节 旅游扶贫与精准扶贫概述

第二节 村级旅游精准扶贫及其治理特征——以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筒车湾镇七里村为例

第三节 西部贫困山区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与对策——基于陕西省4市9县22个旅游扶贫村的调查研究

第四节 乡村旅游对西部贫困山区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基于陕西22个旅游扶贫村的农户调查数据

第三章 乡村旅游与农户生计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贫困山区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参与乡村旅游对农户生计活动的影响——兼论旅游所引导的新型城镇化的微观农户生计活动特征

第三节 乡村旅游有助于提高贫困山区农户家庭收入吗?——基于农户自选择和异质性的考察

第二篇 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旅游的村级统一经营研究

第四章 农村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经营体系及其对农户生计的影响

第一节 我国农村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经营体系研究

第二节 农村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经营体系、运行机制及其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基于陕西省和山东省四个旅游扶贫村的调查研究

第五章 乡村旅游合作社研究

第一节 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制度边界与益贫性

第二节 乡村旅游合作社,异化还是新的制度建构?——基于陕西省和山东省四家乡村旅游合作社的调查研究

第六章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旅游的村级统一经营研究

第一节 乡村旅游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及其有效实现形式研究

第二节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饶峰镇胜利村农村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经营体系研究

第三篇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乡村旅游与农户土地利用研究

第七章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村土地利用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第一节 乡村旅游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

第二节 乡村旅游与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宅基地的“三权分置”

第八章 乡村旅游与农户土地利用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乡村旅游对农户土地流出意愿的影响——基于陕西省4市22个旅游扶贫村的农户调查研究

第二节 乡村旅游征地是否提高了失地农户福祉?——基于PSM模型的检验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旅游扶贫与农户生计调查问卷

第一部分 家庭基本情况与生计

第二部分 家庭土地及其流转情况

第三部分 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

第四部分 精准扶贫与参与旅游

后记

旅游扶贫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黎洁。

得书感谢您对《旅游扶贫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精准扶贫研究 电子书
作为关于人社扶贫的系统性研究著作,本书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
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为我国精准扶贫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电子书
本书通过几个案例的比较研究,以中国文化中“气”这个概念为视角,研究了中国乡村农民抗争政治的目标、动力和机制所发生的变化,分析了各级政府在维稳技术和策略上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后果。作者试图以此来克服学界在抗争政治研究中理性与情感、权利与道义之间的对立,克服在中国农村研究中存在的移植派与乡土派的对立,从而推进抗争政治理论和乡村社会的研究。
秩序与调适:德昂族传统生态文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德昂族与茶的互动为研究主线,揭示了在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明观念影响下形成的文化秩序体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的文化调适作用。
可持续发展教育:进展与挑战 电子书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国际社会倡导的可持续社会发展理念中的关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