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打开庄子哲学大门的密钥,通往庄子思想世界的门径。
内容简介
《庄子》的语言,汪洋俶诡,“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人们理解起来障碍重重。作者通过哲学分析的方法,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理解庄子思想,给人启发。
作者用优美、流畅的文笔,从鱼、动物、仿生、语言、生命、命运、梦、交往等八个维度,从内部解构庄子哲学,并通过与老子、列子哲学的比较,以及它在先秦、近代思想坐标中的相对“位置”,在外部的联系对比中揭示庄子哲学的特色,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观点。比如,《庄子》中为什么鱼先出场,“物物者非物”这个判断如何体现庄子之道对老子之道的继承、发展,对齐物论和庄周梦蝶,为何要从庄子之道的高度出发才能有确解,以及庄子言意之辨对中国国民性格的深刻影响等,皆剖析入理,颇具深度与新意。
作者简介
作者魏义霞,哲学博士,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1997年破格晋级教授,2014年晋级黑龙江省首批二级教授。独立出版学术著作20部,多在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谭嗣同哲学思想研究》入选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Fate 在德国的Springer出版社出版。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库学术文摘》等多次全文转载。著作和论文总字数超过1000万,获得各类研究奖励20余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导言
一、庄子与先秦本体哲学的天与道
二、庄子与先秦语言哲学的三大派别
三、庄子与先秦历史哲学的复古思潮
第二章 庄子的鱼哲学
第一节 “北冥有鱼”之鱼的出现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一、鱼之出现
二、兴趣缘起
三、逍遥自由
第二节 “北冥有鱼”之鱼是特指还是泛指?
第三节 “北冥有鱼”之鱼是何身份和作用?
第三章 庄子的动物哲学
第一节 庄子的动物情结
一、以动物自喻
二、以动物自醒
三、动物的不同意义
第二节 人与动物平等
一、古代哲学视界中的人
二、庄子对人之位置的界定
三、动物和人都是主体
第三节 人与动物合一
一、人与万物合一
二、人与动物合一
第四章 庄子的仿生哲学
第一节 动物与《庄子》的主角
一、本体哲学
二、认识哲学
三、价值哲学
四、交往哲学
五、处世哲学
六、政治哲学
第二节 动物的喻人、示人和教人
一、齐人物
二、动物的作用
第三节 寓言与古代哲学的思维痕迹
一、寓言的言说方式
二、人类童年的思维痕迹
第五章 庄子的语言哲学
第一节 言与道
一、“道不当名”
二、“道不可言”
三、“道不可闻”
第二节 言与知
一、语言的有效界域
二、语言的不确定性和片面性
三、不知不言
第三节 言与德
一、忘言境界
二、口言而“心未尝言”
第四节 庄子语言哲学透析
一、理论误区
二、启迪意义
第六章 庄子的生命哲学
第一节 道与生命的真相
一、对于人而言,生没有属于自己的本质
二、人有待而生,完全处于受动和无奈之中
三、人面对生命的陌生和茫然
四、生命的短暂
第二节 乐死还是齐生死
一、生与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在存在时限上,死比生更优越
三、齐生死
第三节 尊生、养生和尽天年
一、尊生
二、尽天年
三、乐生
四、养生
第四节 庄子生命哲学的启示和误区
第七章 庄子的命运哲学
第一节 道与人的命运
一、宇宙之道
二、天道与人道
第二节 安命论
一、安命
二、无为
三、无知
四、无用
五、无情
六、坐忘与心斋
第三节 庄子命运哲学发微
一、道与生死
二、生死与逍遥
第八章 庄子的梦哲学
第一节 梦的内涵和境界
一、寝时做梦
二、生之情状与梦醒后的“大觉”
三、超越现实的梦想
四、托梦、见梦
第二节 论梦的原因与特色
一、庄子论梦的原因
二、庄子梦哲学的特色
第三节 庄子梦哲学的意义和影响
一、对庄子哲学的意义
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第九章 庄子的交往哲学
第一节 人们对庄子的误解
一、关于厌世避世
二、关于不与当权者合作
三、“游于世”
第二节 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
一、交往的基本原则
二、交往的方式方法
第三节 交往之可贵与交往之代价
一、交往地位的提升和交往方式的真诚
二、交往的悲凉和交往的代价
第十章 庄子与老子哲学
第一节 “物物者”与道之别名
第二节 “物物者非物”与道和万物的关系
第三节 “物物者非物”与人和动物的关系
第四节 庄子与老子哲学比较
第十一章 庄子与列子哲学
第一节 梦与醒
一、梦为寝时做梦
二、或“不梦”,或不辨“梦与不梦”
第二节 梦与人生
一、梦与人生之虚幻不实
二、或“大觉”,或“学幻”
第三节 梦与超越
一、庄子之梦的理想和超越
二、《列子》之梦的虚幻和放任
第四节 梦与得道
一、庄子之梦向道的靠近
二、《列子》之梦与“至虚”
第五节 梦与永恒
一、庄子之梦的永恒视域
二、《列子》之梦的短视症结
第六节 梦与希望
一、梦的希望与绝望
二、梦
第十二章 庄子的先秦视界
第一节 道本论者
一、天、道与先秦哲学
二、天本论与道本论
第二节 本体派
一、本体派与先秦语言哲学
二、庄子对言意之辩的回答
三、庄子语言哲学的反思视角
四、庄子语言哲学的先秦印记
第三节 复古论者
一、模糊的循环论调
二、执着的复古情结
第十三章 庄子的近代视界
第一节 近代显学
一、康有为将庄子纳入近代哲学的视野
二、谭嗣同对庄子无所不在的发挥
三、严复、章炳麟对庄子的情有独钟
第二节 学派归属
一、孔子后学
二、老子后学
三、超出孔老之外
第三节 思想内容
一、自由思想
二、平等思想
三、民主大同
四、庄子与佛学
五、庄子与西学
第四节 历史命运
一、相同的时代风尚
二、迥异的诠释范式
三、多样的经典解读
四、上升的命运轨迹
第十四章 结语
一、与热门话题的疏离
二、以“隐者”姿态审视道
三、永远的庄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庄子哲学论是202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魏义霞。
得书感谢您对《庄子哲学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