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六讲肇论四疏

庄子六讲肇论四疏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庄子六讲》庄学精神解析,《肇论四疏》佛教东传与实践

内容简介

《〈庄子〉六讲》包括对《庄子》一书诡恢的陈述方式、超迈的精神追求、庄学独特的接受命运、庄学与中国士大夫心态史上的精神转换、《庄子》一书形式结构与思想结构、庄学的基本范畴及其与老子思想的同异六个方面的细致分析与知人论世的阐发引申。“六讲”从“求真”上讲庄学,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即“事”求“真”,通过近乎琐细的分析,仔细咀嚼繁复的事实,以从中获得“拂云见日”、“探骊得珠”的知识满足。《〈肇论〉四疏》则以“疏解”的方式,展现佛教东传的某一个阶段,中土心灵对西来佛法义理的契悟,将西来佛法当作一种积极思考人生的智慧来讲。僧肇弘扬般若真谛,推动般若真谛在中土迅速地落地生根,而兑现般若真谛许诺的仪轨,须待中土佛教在积极消化吸收般若真谛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在僧肇对般若真谛的整体理解受到诘难与回应中,可窥见般若真谛在中土的成熟壮大,并转化成具有中国佛学特色的宗教实践。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前言

《庄子》六讲

引言

第一讲 《庄子》一书诡恢的陈述方式

第一节 《庄子》是一部旷世奇书

第二节 “南方”与“北方”

第三节 “巧于比类而善于滑稽”:特殊的思想陈述方式

第四节 《庄子》言说风格与“巧于比类而善于滑稽”

第二讲 《庄子》一书超迈的精神追求

第一节 《庄子》与“六艺”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象

第二节 《庄子》一书超迈的精神追求

第三讲 《庄子》进入中国士夫心灵世界的曲折过程

第一节 战国时代的时代风气与《庄子》对时代风气的疏离

第二节 “贵尚黄老”氛围中的《庄子》

第三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士夫对《庄子》的发现

第四讲 《庄子》与中国士夫心态史上的精神转换

第一节 “独尊儒术”与士夫挫折感的萌生

第二节 在挫折中士夫与《庄子》蓦然相逢

第三节 细读仲长统《述志诗》

第四节 《述志诗》反映出的士夫心态

第五讲 《庄子》一书的形式结构与思想结构

第一节 《庄子》的“古本”与现本

第二节 古本《庄子》的大致面貌

第三节 《庄子》篇分“内”“外”的形式结构

第四节 《庄子》形式结构中所蕴含的思想结构信息

第五节 《庄子》形式结构与思想结构之间的关联

第六讲 《庄子》思想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道德”及老、庄在“申道德”时表现出的异同

第二节 “重玄”及老、庄在“述重玄”时表现出的异同

第三节 “无为”及老、庄在“畅无为”时表现出的异同

第四节 “化”“自化”“独化”及老、庄在“明化”上表现出的异同

结语

《肇论》四疏

绪说

一、缘起与方法

二、僧肇及中土对佛法的接受

三、思想文化的“可塑性”与佛教“中国化”

四、原始佛教之基本义理

五、“部派”佛教的衰落与大乘佛教的兴起

六、大乘佛教

七、僧肇与大乘龙树学

《宗本义》疏解

一、“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

二、“不存无以观法者,可谓识法实相矣”

三、“沤和般若者,大慧之称也”

四、“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证,沤和功也”

五、“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一念之力,权慧具矣”

六、“权慧”思想与《维摩经》

七、“泥洹尽谛者,直结尽而已,则生死永灭,故谓尽耳”

《物不迁论》疏解

一、《物不迁论》的世俗社会思想文化背景

二、《物不迁论》的论说主题与涉及的佛学内涵

三、《物不迁论》的言说中心与重心

四、“有物皆迁”假象生成之根源

五、《物不迁论》的思想要点

《不真空论》疏解

一、“不真空”的两种读法

二、“契神于有无之间”

三、“真谛独静于名教之外”

四、“圣人之于物也,即万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

五、“诸法不有不无者,第一真谛也”

六、真谛、俗谛,不一不异

七、僧肇对“不有不无第一真谛”的体证

八、“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般若无知论》疏解

一、般若学东传的传播语境

二、般若学在中土的接受命运及中土的对策

三、僧肇对般若学的整体理解

四、《般若无知论》引发的问题

五、僧肇对九大诘难的回应

余论与结语

庄子六讲肇论四疏是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梁道礼。

得书感谢您对《庄子六讲肇论四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庄子》英译:审美意象的译者接受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庄子学研究及英译状况的历史回顾、美学视角下的《庄子》“意象思维”及英译、英译《庄子》审美意象举隅、英译者对《庄子》文本整体审美意象的接受研究。
评价论 电子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第2辑)”围绕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选取当前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领域知名学者的代表作,代表了目前国内哲学研究的主干力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评价论》主要介绍了人类对生活中的哲学的评价以及评价理论知识系统。哲学再也不能不关心人生的痛痒,作为无色透明的王国而存在了,它应当关心人和人的内心世界,有丰富的个性色彩,与现实的人一起走上凶吉未卜的探索之路
六个思考框 电子书
本书属于德博诺创意思考经典系列。本书分析了作者提出的“六个思考框”思维理论,讲解了如何使用三角形框、圆形框、正方框、心形框、钻石框、平板框从目的、准确、视角、兴趣、价值、结果六个维度引导注意力,进行信息处理和分析,并高效且准确地从信息中提炼价值。“六个思考框是一种成形的思维方法,能帮你更全面、深入地分析与理解信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专注、高效地思考。
六枚价值牌 电子书
本书属于德博诺创新思考经典系列。如今,无论组织还是个人,都面临着竞争升级的局面。如何超越竞争,把握机遇?一个方法就是去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本书提供了深度思考价值的框架、工具和方法,帮助组织和个人准确进行价值评估、设计和实现价值,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王学研究(第六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六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