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研究(精装)

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研究(精装)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问题的研究,探究其历史思想发展和理论逻辑。

内容简介

全书从思想史和理论逻辑的双重视域,系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在深入挖掘第二国际理论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对马克思主义本体论不同阐释的同时,重点论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本体论、青年黑格尔运动与马克思的初始立场、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本体论、马克思在本体论领域中的思想进程与革命变革,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实践”纲领的本体论意义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作用,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掌握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旨趣,凸显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吴晓明,1957年生。1978年春就读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英国利兹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复旦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以及中西哲学比较研究。著有《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科学与社会》《形而上学的没落》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复旦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绪论

一、本体论与本体论问题

二、第二国际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基本阐释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的不同阐释

四、冲突与争论中的马克思主义本体论问题

第一章 德国唯心主义的哲学本体论

第一节 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

一、先验方法与“批判哲学”

二、自在之物与自我意识

三、本体论上的主观主义与二元论

第二节 从主观唯心主义到客观唯心主义

一、费希特的“自我”

二、形式的思辨推理及其本体论困境

三、谢林的“同一哲学”

第三节 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

一、实体即主体的原则

二、绝对者的自我活动

三、思辨的辩证法

第二章 青年黑格尔运动与马克思的初始立场

第一节 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纷争

一、黑格尔哲学的解体与青年黑格尔派

二、施特劳斯的“实体”

三、鲍威尔的“自我意识”以及由之而来的本体论之争

第二节 马克思初始的哲学立场

一、马克思最初的哲学探索

二、转向黑格尔哲学

三、引导思想前进的理论矛盾

第三节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本体论立场

一、《博士论文》的基本立场

二、“原子偏斜运动”的本体论意义

三、批判性的保留与思想中的张力

第三章 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的本体论

第一节 费尔巴哈对宗教的人本学批判

一、宗教反思与宗教真理

二、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三、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第二节 费尔巴哈对整个哲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一、神学与哲学

二、对黑格尔哲学的本体论批判

三、一般哲学—形而上学批判

第三节 人本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基本要点

一、感性—对象性与“超感性世界”

二、现实的人与现实的自然界

三、直观的对象性或对象性的直观

第四章 马克思在哲学本体论上的改弦更张

第一节 费尔巴哈的“总问题”与马克思的思想转变

一、与“自由人”的决裂

二、令人苦恼的“物质利益”问题

三、费尔巴哈的决定性影响

第二节 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及其理论后果

一、费尔巴哈立场的引申与发挥

二、市民社会与国家

三、解剖市民社会的必要性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开端

一、国民经济学的二律背反

二、异化劳动概念

三、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第四节 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一、“纯粹活动”与“对象性活动”

二、劳动与否定的辩证法

三、“对象性活动”原则的本体论意义

第五章 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与新世界观

第一节 马克思的“实践”纲领

一、对费尔巴哈“感性对象”和“感性直观”的批判

二、实践:感性活动或对象性活动

三、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

第二节 以“实践”纲领为基础的本体论革命

一、超感性世界的倾覆

二、单纯理论态度的终结

三、意识之内在性的瓦解

第三节 作为新世界观的唯物辩证法

一、以实践为基本定向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本体论中的主体方面

三、辩证法被整合到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中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本体论与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社会-历史向度

一、历史:黑格尔与马克思

二、作为历史本质的社会现实

三、物质实践与物质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起源

二、意识形态及其神话学

三、历史唯心主义批判

第三节 作为历史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

一、历史的现实前提

二、生产力与交往形式

三、人类历史与共产主义

附录 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与超感性世界神话学的破产

人名与术语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研究(精装)是201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晓明。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研究(精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电子书
本书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宏观维度及学术理论上再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沿观点及热点问题。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 电子书
本书带你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魅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科学实践观,在梳理认识论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认识的本质、特点与功能,认识的系统结构,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与真理的关系,社会认识活动的基本向度,科学认识社会的方法论原则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对于探讨人类社会的自我认识之谜、认识论的发展及其革命变革,特别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认识论的本质及其当代视域。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为研究对象,以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的发展为基础,对“自然历史过程论”、历史决定论和意识反映论等进行了阐述,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双重职能、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