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公共事务治理基本规范

内容简介

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把握西方和东亚公共哲学研究热潮兴起的问题意识与功能预设,在比较的视野上提出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的当代价值是公共事物治理的基本规范。系统分析了西方和日韩公共哲学的理论途径和概念界定,借鉴中国学者关涉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的研究途径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公共性的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的特质。在马克思思想自身发展的途径上证明这一界定的合理性,以及以此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物治理之道的逻辑理路。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 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研究的缘起

一 公共哲学研究的兴起

二 公共哲学的问题意识

三 公共哲学的辩难

四 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的致思路径

第一章 公共哲学的诠释

一 公共哲学的旨趣:追寻公共性

二 公共哲学的特质:公共性与人的本质的逻辑关系

三 人本学取向的公共哲学研究路径

四 公共哲学的界定

第二章 青年马克思哲学人类学公共性思想的超越

一 哲学人类学公共性思想的形而上学之路

二 古希腊心灵哲学对公共性的理性本体论确证

三 德国古典哲学对公共性的自由本体论植根

四 青年马克思哲学人类学公共性思想的超越

第三章 人的本质:公共性的确证

一 马克思对抽象的人的本质的超越

二 人的本质现实性: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 合目的性的超越性生存是人的本质

第四章 马克思公共哲学的本体论

一 马克思公共哲学本体论的理论基石

二 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的本体论承诺

三 共同体、社会与人的自由个性

四 市民社会与自由个性的对立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公共性的社会历史规律

一 马克思主义公共性的历史生成

二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公共性:社会形态的辩证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公共性建构

一 超越市民社会的历史辩证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科学奠基

二 重构新社会的历史条件异质性与超越的可能性

三 社会主义实践中公共性建设的经验教训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性发展的维度

第七章 余论:西方公共性僭越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一 阿伦特对市民社会的批判与公共性重建的意向

二 哈贝马斯对重建公共性的理论构思

三 对马克思主义公共性批判的批判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研究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池忠军。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其规律研究(精装) 电子书
本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
科琴分析哲学思想研究.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是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加文·科琴分析哲学思想的介绍。加文·科琴试图把英国分析哲学的传统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相结合,从分析主义的视角出发,对马克思的实践思想、科学理论、革命策略以及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等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整体论的实践哲学思想,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论的基本特征,最终形成了一种极具英国特色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技术哲学思
当代哲学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下) 电子书
权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
吉登斯社会哲学思想研究.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主要是对英国新左派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哲学思想的解读。吉登斯通过对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等社会哲学思想的梳理,结合当代欧洲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以商品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极权主义的现代化政治和现代性的民主制度的批判为切入点,试图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关联起来,形成了一种总体化的社会哲学思想。
认识·思维·真理:思维哲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对思维问题进行了哲学探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通过对认识的结构和本质、过程和矛盾、规律和限度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认识问题的探究,阐明了认识的机理,为思维哲学奠定了坚实的认识论基础;二是通过对思维的本质和形态、方法和方式以及创新思维的探究,阐明了思维的机理,以此构建了思维哲学的主体部分;三是通过对真理的概念、检验和发展问题的探究,阐明了真理的机理,以此作为思维哲学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