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全集(第二十卷)

李达全集(第二十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20卷《李达全集》,汇集李达同志一生的著作、译作、论文、演讲稿和书信。本册是第二十卷。

内容简介

李达同志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大师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他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思想史等众多领域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留下了大量著作、译作、论文、演讲稿和书信,它们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今天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重要思想资源。

据初步考证和统计,李达一生撰有25部专著、20部译著、200多篇文章和讲演稿以及大量的书信、诗作等,共约1000万字。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要从理论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能不认真研读李达的论著,就必须倍加珍视李达文献这一宝贵的思想资源。

《李达全集》共计20卷,汇集李达同志一生的著作、译作、论文、演讲稿和书信,大体上按时间顺序编排,并可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专著,合并为10卷。第二部分为译著,合并为8卷。第三部分为论文、译文、演讲稿和书信,分为2卷,其中,一卷为1919年至1949的论文、译文集,另一卷为1950年至1966年的论文、演讲稿和书信集。

作者简介

编者汪信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科研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在海内外出版《认知的两极性及其张力》《科学美学》《科学价值论》《科学真理的困惑与解读》等著作,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世纪风铃》等学术丛书,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论著曾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哲学年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和评介。获第五届、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1991、2001)、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200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1992)、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湖北省政府第二届、第三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2003)等20多项教学科研奖励。2002年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并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唯物辩证法大纲(1978.6)

引言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武器

前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和彻底革命的哲学

第一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第一节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第二节 唯物论与唯心论两军对战的社会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第二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第一节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章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第一节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第二节 两种发展观的斗争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及其一般特征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一般特征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综合

前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的积极成果的批判的总结

第一章 唯物辩证法的前史

第一节 原始时代的人类认识

第二节 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论

第三节 中世纪哲学中积极的成分

第四节 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哲学中的积极成分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论

第二章 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创立的历史根据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创立的过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第三篇 世界是物质统一体的无限发展过程

前言 唯物辩证法是彻底的物质一元论

第一章 物质、运动、空间与时间

第一节 物质

第二节 运动

第三节 空间与时间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的统一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第一节 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

第二节 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第三节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四篇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前言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一章 对立统一规律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三节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第四节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第五节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第二章 量变质变规律

第一节 质、量、度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

第三节 飞跃的形式

第三章 肯定否定规律

第一节 肯定和否定

第二节 由肯定到否定,由否定到肯定

第三节 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诸成对范畴

第一节 本质与现象

第二节 内容与形式

第三节 原因与结果

第四节 必然性与偶然性

第五节 可能与现实

第五篇 当作认识论和逻辑学看的唯物辩证法

前言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同一性

第一章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是科学的革命的认识论

第一节 反映论

第二节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二章 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第一节 实践的概念

第二节 认识依赖于实践

第三章 认识的低级阶段——感性认识

第一节 感性认识的形式

第二节 感性认识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 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

第一节 理性认识的形式

第二节 思维方法

第五章 认识的检验和发展

第一节 由认识到实践

第二节 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

第六章 真理论

第一节 真理的客观性

第二节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第三节 真理的具体性和普遍性

第四节 真理在斗争中发展

李达书信(1930.6—1965.12)

李达于1949—1950年间致余志宏等人的信

李达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致余志宏等人的信

李达致吕振羽的信

李达致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信(1954.2)

李达致中央档案馆的信

李达致陶德麟等人的信

李达致毛泽东的求救信

李达致其他人的信

《李达全集》编后记

李达全集(第二十卷)是2016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汪信砚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李达全集(第二十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朱湘全集·书信卷 电子书
本卷收录了朱湘写给霓君、曹葆华、戴望舒、徐霞村、柳无忌、赵景深、罗念生等人的书信,全面展示了朱湘与这些文化名家的交往和朱湘的生活、一些作品背后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感知那个时代的文人风骨和社会世情。
朱湘全集·诗歌卷 电子书
本卷收录了朱湘的《采莲曲》《摇篮歌》《王娇》《葬我》《昭君出塞》等诗歌作品,朱湘的诗作注重格律形式,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技巧熟练,表现手法细腻,气韵秀丽娴雅,从本卷中读者能够全面而深刻地领略到朱湘诗作的艺术之美。
丁甘仁医学全集 电子书
本书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篇医案,主要汇集丁老典型医案近200余则,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中篇医论,收集丁老医论50余论,较全面地反映丁老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成就;下篇方药,从“诊方辑要、丁甘仁用药一百十三法、丁氏外科丸散膏丹验方录、丁甘仁家传珍方等进行论述,充分体现了丁老临床用药规律和特色。全书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朱湘全集·译作卷(二) 电子书
本卷收录了朱湘部分翻译作品,并附有记载朱湘生平的年谱以及部分文化名家对朱湘诗作的鉴赏文章,读者能够从中详细了解到朱湘的生平以及朱湘诗作的艺术特点与价值。
朱湘全集·译作卷(一) 电子书
本卷收录了《路曼尼亚民歌一斑》《番石榴集》等朱湘的翻译作品。朱湘的翻译注重音韵和节奏,其特点是在不脱离原诗意境的前提下表现自己对原作品的独到见解,本卷翻译作品全面展示了朱湘深厚的翻译功力与优美的翻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