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从宏观到微观,分点、线、面阐述了当代新闻、传播、媒介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论文包括理论研究、个案分析、现象解读等,时间跨度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对当代媒介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全书共分为四辑,分别为:新闻理论与新闻教育、传播与文化、媒介研究、影视理论与文艺批评,既有对传统媒体如何创新的研究,更有对新媒体功能的探讨,还有对影视内容的关注与批评。
书中从现实和学术两方面考察宣传舆论界的发展与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
作者简介
作者丁松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与传播专业博士,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新闻理论、文化与传播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辑 新闻理论与新闻教育
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实事求是:新闻舆论“四力”的源泉
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西部高校如何把握机遇
Web2.0时代高校教师博客的作用及出路
一、从博客到高校教师博客
二、高校教师博客的作用、问题及出路
影响体系:“网络传播概论”课程研究的主线
一、中国大陆网络传播研究历程的粗略梳理
二、影响体系:“网络传播概论”课程学习路径与主线
新闻史网络学习资源的多重考量
一、新闻史网络学习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新闻史网络学习资源分布调查
三、新闻史网络学习资源特点、局限及对策
晚清时期英国对华传播强势地位的生成与强化
一、英国的对华传播与宗教传播紧密交织
二、英国的对华传播重视与传播对象国的社会文化习俗“对接”,以达到自己的传播目的
三、英国的对华传播受众定位不断调整,因时而变,因势而变
四、英国资产阶级报刊的涉华报道内容失衡,经常违背“客观”、“真实”的原则
五、英国的对华传播重视引导舆论、影响舆论和制造舆论,为英国的侵华活动造势和辩护
第二辑 传播与文化
文化政治与媒介环境学视域的交织
文化自觉与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以甘肃高校为中心的考察
一
二
三
论“伪公共卫生事件”与传媒报道
一
二
三
和谐社会中传媒功能的发挥
一、大众传媒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有利条件
二、大众传媒在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中现存的突出问题
三、大众传媒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应对之策
教育传播学视野下的电脑写作概念厘定
一、问题的提出
二、电脑写作概念的厘定
三、电脑写作的特性及其意义
经济报道要见人见物
论正确把握新闻和文学的辩证关系
第三辑 媒介研究
论沃尔特·翁的文字印刷媒介思想
引言
一、文字媒介如何重构人的意识?
二、印刷术对人类意识产生的微妙影响
三、印刷术的其他影响
论媒介环境学派的隐喻表达与隐喻思维
引言
一、麦克卢汉:“用破坏进行突破”
二、尼尔·波兹曼:“媒介即隐喻”
三、沃尔特·翁:语词——隐喻修辞学的指称单元
四、探讨与结论
麦克卢汉、沃尔特·翁与尼尔·波兹曼对美国政治竞选的不同阐释及其启示
一、作为热媒介、冷媒介的美国总统候选人
二、口语文化、书面文化与电子文化视野下的美国政治竞选辩论
三、结论与启示
大学生应当让汉字跃动纸上
提高对不良网贷的“免疫力”
一、大学生应着力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大学生应适当提升自己的金融素养
三、为进一步有效防范不良网贷,大学生应不断提升媒介素养
四、大学生切不可忽视自身法律素养的提升
第四辑 影视理论与文艺批评
英雄叙事的扭曲与纠正
长征题材电影:应在历史语境下书写
后记
新闻·传播·媒介:跨世纪的审思是201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丁松虎。
得书感谢您对《新闻·传播·媒介:跨世纪的审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