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慢阻肺的诊断、评估及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的个体化治疗。
内容简介
本书以病例导入的方法,结合基层临床实践,介绍了慢阻肺的诊断、评估及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的个体化治疗,确保慢阻肺的分级诊疗、一体化管理。内容科学、规范、实用,是从事慢阻肺防治工作的广大基层医师的推荐读物,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基层慢阻肺的防治工作。
作者简介
主编陈亚红,女,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心实验室副主任。专业特长:呼吸系统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症疾病。研究方向:气道慢性炎症疾病。现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阻肺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副主席。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研究结果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参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与诊治体系建设及适宜技术研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众健康知识及技术筛选与评价研究”项目(东西部地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综合防治模式构建研究)、“十三五”科技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精准专项和慢病专项研究,目前参加北京医师协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专全团队建设项目,与社区卫生中心及县级医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主编简介
《基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系列教程》总前言
序
前言
第一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概述
一、 慢阻肺流行病学
二、 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三、 病理学、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评估
一、 临床病史
二、 慢阻肺的诊断
三、 慢阻肺的评估
四、 住院后治疗经过
五、 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慢阻肺稳定期管理
一、 临床病史
二、 初步诊断及危险因素分析
三、 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非药物治疗
四、 药物治疗
五、 病情监测和随访
六、 扩展讨论:外科手术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管理
一、 临床病史
二、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诱因
四、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严重度评估
五、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治疗场所判断
六、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治疗
七、 出院标准
八、 出院后的随访计划
九、 急性加重的预防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慢阻肺与合并症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
第三节 抑郁症
第四节 肺癌
第五节 感染
第六节 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
第七节 认知障碍
第八节 胃食管反流
第九节 支气管扩张
第十节 哮喘-慢阻肺重叠
第十一节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第十二节 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
第十三节 肺栓塞
第六章 常用慢阻肺病情评价问卷
第一节 慢阻肺简易筛查问卷
第二节 慢阻肺评价测试问卷
第三节 慢阻肺CCQ问卷
第四节 生活质量问卷
第五节 呼吸困难评分
第六节 焦虑抑郁问卷
第七节 BODE评分
第八节 睡眠问卷
第九节 其他评价方法
第七章 常用呼吸检查技术
第一节 肺功能检查
第二节 诱导痰检查
第三节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
第四节 血气分析
第五节 6分钟步行试验
第八章 慢阻肺与中医药
一、 辨证论治
二、 其他治法
参考文献
基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系列教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201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陈亚红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基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系列教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