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与中国现代诗歌

虚词与中国现代诗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阐释了现代汉语虚词入诗与现代汉语诗歌的产生,以及与诗体、诗歌功能、诗歌思维、诗歌美学趣味现代变革的关系等问题。

内容简介

大量现代汉语虚词入诗是中国诗歌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带来了新诗形式的变化,打破了传统诗歌外在固有的格律,促进了文言合一的自由体诗体建构和新诗现代诗意的有效生成,对推动中国新诗的传播与接受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以胡适《尝试集》、郭沫若《女神》和冯至《十四行集》等为例,具体阐释了中国新诗史上经典诗人诗作中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现象与特征,考察了新诗史上西方科学主义思潮影响下大量虚词入诗的历史语境。

作者简介

作者钱韧韧,安徽蚌埠人,文学博士,华侨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诗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

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湖南大学学报》等刊物合作或独立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总序 传播接受视域中的中国现代诗歌

绪论

第一章 现代汉语虚词与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发生

第一节 虚词入诗与现代汉语诗歌转型的语境

第二节 虚词与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转型

第三节 虚词与现代汉语诗歌形式的变革

第二章 现代汉语虚词与胡适的新诗体“尝试”

第一节 现代汉语虚词使用与新的诗体探索

第二节 虚词与新诗散文化的语法尝试

第三节 虚词与胡适新诗自然音节的形成

第三章 现代汉语虚词与郭沫若《女神》的审美效应

第一节 现代汉语虚词与《女神》的主体情感

第二节 语气助词与《女神》“情绪的解放”

第三节 虚词与《女神》的新诗体形式

第四节 虚词与《女神》的现代修辞艺术

第四章 现代汉语虚词与郭沫若《女神》的节奏特征

第一节 虚词与《女神》的情绪节奏及语义节奏

第二节 虚词与《女神》的语形节奏

第三节 虚词与《女神》的语音节奏

第五章 现代汉语虚词与冯至《十四行集》的沉思特质

第一节 现代汉语虚词使用与新诗的思辨性

第二节 虚词与冯至《十四行集》的形式规约

第三节 虚词与冯至《十四行集》的知性风格

第六章 现代汉语诗歌虚词的功能研究

第一节 虚词对现代汉语诗歌叙事功能的影响

第二节 虚词对现代汉语诗歌哲理的影响

第三节 虚词对现代汉语诗歌节奏的影响

第七章 现代汉语虚词与中国诗歌审美趣味现代变革

第一节 中国诗歌审美趣味现代变革的历史语境

第二节 虚词与中国现代诗歌的形式审美

第三节 虚词与中国现代诗歌的审美风格

参考文献

后记

虚词与中国现代诗歌是202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钱韧韧。

得书感谢您对《虚词与中国现代诗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 电子书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创新工程项目自2012年立项以来,全体成员精诚合作,力图从转型期文学史研究、民间视角与经验研究、文学经验与价值研究、域外与本土深度互动四个层面,遵循社会史视野和思想史考察相结合的路径,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根本特征,从中淬炼出与20世纪革命大潮相伴而生的中国经验,以资当下中国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本书是上述议题协同研究的第一次结集。
欧美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叙事 电子书
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动物生态文学与神秘叙事编、植物生态文学与神秘思想叙述编、生态文学与生态文化观念编。
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 电子书
本书为“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研讨会的成果。
中国历代文化名家吴敬梓的情怀与哲思 电子书
本书是武汉大学教授陈文新对清代著名文学家吴敬梓的研究性作品。全书共分为七章,分别从吴敬梓的生平、小说、文论、交游、儒生情怀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展现了吴敬梓曲折的人生经历以及贯穿他一生的儒生情怀,阐明了他小说作品的独特风格对后世文人及社会的深刻影响,能为后人了解、研究吴敬梓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第一部从“史料批判”角度讨论现代文学史料的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