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由鲁迅读懂现代中国,由酒进入现当代文化,一部字里行间都能闻到酒香的随笔小集。
内容简介
继《鲁迅的都市漫游》之后,作者藤井省三另辟蹊径,以酒为关键词,对现当代中国进行了细致考察。
从北京的二锅头、燕京啤酒,到上海啤酒、绍兴酒、山东高粱酒以及台湾地区的清酒等等,用酒为线索,重新串联起了现当代文学与影视作品,折射着中国文化与经济生活的变迁,如上海舞厅的百乐门传说,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近十几年来反腐带来的“公宴”“私宴”景观的转变……
作者同时也是变迁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的华语文化圈变化与作者的留学体验融合得恰到好处。
作者简介
作者藤井省三,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研究生期间曾作为中日恢复邦交后第一批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赴复旦大学留学,结束学业后历任东京大学助教,樱美林大学副教授,东京大学副教授、教授,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海外人文资深教授、名古屋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专攻中国现代文学及鲁迅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有邻”丛书 发现不同视角下的中国
序言
北京篇
小引
一、北京啤酒用碗喝,香港电影北京看
北京的交通拥堵与国产电影的衰颓
用碗喝啤酒
在北京看香港版《谈谈情跳跳舞》
二、北京的二锅头
北京大学的北京文化研讨会
电影《蓝风筝》中的北京本地酒
二锅头的历史
为北京的酒文化干杯
三、守住中国的白酒文化!
在图书馆里用勺喝的二锅头
开往延安的卧铺火车上
厉害到出了冒牌货的酒
用二锅头调鸡尾酒
四、俯瞰故宫,品北京红酒
当地酒候选:长城与王朝葡萄酒
曾经的本地酒——龙徽
贵宾楼的屋顶酒吧
五、从市场经济到反腐运动,中国式宴席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单位”社会的解体与“私宴”的变化
2013年的反腐运动与“公宴”的巨变
政府出资的学会圆桌晚宴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代“公宴”
六、校园“居酒屋”与小说《私宴》
大学的市场经济化与免学费住宿费制度的废止
人民大学的“学子居”酒馆
描写可怕酒后骚扰的小说
上海篇
小引
一、啤酒之都
有关鲁迅的考证及啤酒相关的报纸广告
1919年的啤酒国际政治学
啤酒在国际都市上海的命运
二、1979年上海啤酒的下酒菜
从“走走南京路”到“走走淮海路”
20世纪70年代——丹麦留学生的“奇术”
再遇“旧恶”的70年代
三、上海的百乐门传说
上海租界中“冒险家的乐园”
舞厅在当代中国的命运
百乐门烟花之地的记忆
五、淮海中路的文化探险
华亭伊势丹一带的90年代风光
21世纪的大上海时代广场与芥川龙之介的新天地来访
上海的“白领阶层”和《少林足球》
地方篇
小引
一、鲁迅怎么喝绍兴酒
短篇小说《在酒楼上》
鲁迅对国民革命的疏离感
喝五斤绍兴酒
二、鲁迅与绍兴酒
贫穷读书人与鲁镇的酒店
窃书不能算偷
鲁迅怎么喝酒
三、中国式宴会的极致
大江健三郎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
《酒国》的酒宴一景
爱酒之人大江健三郎有言
四、莫言故乡的名酒与小说《白狗秋千架》
高密高级干部举办的招待宴
名酒“商羊特酿”
《白狗秋千架》及其影视化
香港·台湾篇
小引
一、香港湾仔的苏丝黄酒吧和新界的大荣华酒楼
湾仔酒吧街的“苏丝黄酒吧”
森瑶子《浅水湾之月》中的香港混血娼妇
新界酒楼大派对的食景与政治学
二、香港酒吧街兰桂坊的故事
徒有其名的“饮食天堂”
回归中国前最后的正月
兰桂坊
小说与电影中的兰桂坊
四、乌鲁木齐路的文化探险
乌鲁木齐路的民工食堂
S宾馆前的鞋匠
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金巴利苏打
三、东京的香港老饕诗人
香港的“出前一丁”和“丝袜奶茶”
大爱茶泡饭的“香港本雅明”
寿司和天妇罗咏出的男女命运
四、台北酒吧盛行的缘由
为台湾酒正名
台北的酒吧文化
等待地铁开通时的一杯鸡尾酒
五、台湾文学中的清酒
辻原登与台湾文学
《杀夫》中的清酒白鹿
台湾与日本酒
世界篇
小引
一、纽约唐人街的绍兴酒
美国恋人
中国菜的东回法则
伊拉克战争时重访纽约
二、布拉格地下酒吧的中国诗
欧美的中国现代文化研究开端
斯洛伐克的移民文学论
旅居布拉格的中国诗人
三、新加坡的最佳啤酒
1975年的新加坡
2002年的现代中国文学国际学会
招待会上不喝酒干唱歌
四、在首尔新兴中国城喝东北白酒
L教授的吻,首尔的年轻中国文学
消失的中国城
朝鲜族构建起的新中国城
后记
鲁迅与酒文化:酒香中的现当代中国是2022年由新星出版社出版,作者[日] 藤井省三。
得书感谢您对《鲁迅与酒文化:酒香中的现当代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