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送別詩研究

初唐送別詩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初唐送别诗的艺术特质进行了系统性、深入性的探析。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从初唐送别诗的地域分佈统计数据入手,寻绎出初唐送别诗中行人移动时空的分佈规律及其内涵。其次,从初唐送别组诗的分类探讨入手,进而深入研究不同类型送别组诗的创作规范和审美标准。最后,本书注重对初唐送别诗的艺术特质进行了考索。

作者简介

作者王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緒論

一、初唐送別詩的範疇與選題意義

二、初唐送別詩的研究現狀、內容及思路

第一章 初唐送別詩地域考述

第一節 初唐送別詩的地域分佈格局

一、初唐送別詩地域結構概述

二、初唐送別詩創作數量的地域分佈

第二節 初唐送別詩中行人入京洛考

一、入京洛群體的身份特徵

二、入京洛群體的動因與創作風格

第三節 初唐送別詩中文士入地方考論

一、文士入地方動因概況及其特徵分析

二、文士入地方詩的地域文化色彩

第二章 初唐送別組詩研究

第一節 初唐送別組詩類型概述

一、初唐送別組詩類型概況

二、由多人合作的送別組詩略論

第二節 初唐送別組詩的體裁特徵

一、初唐送別組詩的詩體特徵

二、多人合作之送別組詩的體裁內涵

第三節 初唐由多人合作之送別組詩的章法結構

一、官方場合下送別組詩的章法結構及其內涵

二、私人場合下送別組詩的章法結構及其內涵

第三章 初唐送別詩的藝術特質

第一節 初唐送別詩的詩題特徵

一、個人送別詩的詩題特徵

二、集體送別詩的詩題特徵

第二節 初唐送別詩的分類研究

一、送人赴任類

二、送人漫遊類

三、送人出使類

四、送人征戍類

五、送人還鄉類

六、送人流貶類

結語

附錄一: 初唐送別詩統計表

附錄二: 初唐送別詩整理

1. 太宗皇帝

2. 褚亮

3. 許敬宗

4. 崔信明

5. 陳子良

6. 盧照齡

7. 李百藥

8. 劉褘之

9. 李敬玄

10. 張大安

11. 楊思玄

12. 韋承慶

13. 崔日用

14. 張九齡

15. 楊炯

16. 宋之問

17. 崔湜

18. 王勃

19. 李嶠

20. 杜審言

21. 崔融

22. 閻朝隱

23. 韋元旦

24. 唐遠悊

25. 李適

26. 劉憲

27. 蘇頲

28. 徐彥伯

29. 駱賓王

30. 薛曜

31. 於季子

32. 劉希夷

33. 陳子昂

34. 張說

35. 李乂

36. 盧藏用

37. 岑羲

38. 薛稷

39. 馬懷素

40. 沈佺期

41. 張循之

42. 武平一

43. 趙彥昭

44. 蕭至忠

45. 鄭愔

46. 徐堅

47. 韋述

48. 張諤

49. 孟浩然

50. 盧崇道

51. 麴崇裕(諧謔一)

52. 胡皓

53. 元房陽

54. 嚴嶷

55. 張鷟

56. 法琳

57. 王績

58. 王拊

59. 道會

60. 七歲女子

61. 鄭蜀賓

參考文獻

一、基本典籍

二、研究專著

三、學術論文

初唐送別詩研究是2017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莉。

得书感谢您对《初唐送別詩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重新审视改编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美国亚裔文学的六个重要分支,即美国华裔文学、美国日裔文学、美国韩裔文学、美国印裔文学、美国菲裔文学和美国越裔文学,分别进行了阐述研究,详尽梳理了美国亚裔文学的研究现状以及新世纪以来美国亚裔文学的发展趋势。
郭祥正诗歌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北宋诗人郭祥正留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首先采取“知人论世”的方法勾勒郭祥正徘徊于“仕”“隐”两端的行藏轨迹,以期在有宋一代士风演进嬗变的大背景下解读郭祥正独特个性及其放旷诗风的形成原因。而后,本书从内容、体裁、意象、章法、风格等多个方面描摹郭祥正诗的本来风貌,在解读其诗歌艺术性的同时,也将这些诗歌用作对郭祥正心路历程的注解,以此来展现诗人以诗传心曲、爱诗如生命的美好情怀。
唐宋诗词艺术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是关于唐宋诗词综合性研究,就晋至唐诗人表现自然美的方法、唐代绝句秒回任务的艺术、宋代山水诗的会话意趣、宋诗的荒寒意境、唐宋词的戏剧性、宋词绘影绘声的艺术等进行了研究,如《传神肖貌诗画交融——论唐诗对唐代人物画的借鉴吸收》等。下篇就孟浩然、杜甫、李白、陆游等诗人词人的诗词艺术特色进行了专题研究,如《论孟浩然的诗歌美学观》《论李贺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苏轼山水诗的谐趣、奇趣
《西游记》研究新探 电子书
本书在宏观视野下审视名著《西游记》,首倡建立科学的“西游学”,试图从学科建设层面建立其思想体系、学科方向,从心学、未来学、比较文学等方面开拓《西游记》研究的新空间、新领域,通过回溯、考辩其版本、作者、思想、艺术、传播等,侧重对诸如鲁迅、苏兴、中野美代子、李安纲、蔡铁鹰、胡义成、吴闲云等的现代《西游记》研究成果之客观评断,评判21世纪以来关于《西游记》作者研究的功过得失,以历时性与共时性之视角,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