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论

木心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这样的天才在意大利叫但丁,在英国叫兰姆,在法国叫蒙田,在美国应该是爱默生加上梭罗。

内容简介

“木心毋庸置疑是天才”——李劼说,木心既是文学的天才,也是文化的天才。这样的天才在意大利叫作但丁,在英国叫作兰姆,在德国叫作尼采或者荷尔德林,在法国叫作蒙田或帕斯卡尔,在美国应该是爱默生加上梭罗。木心走了,木心的文字并没有随之消逝。圆明园废墟,汉家陵阙,都会是过眼烟云。但《道德经》、《红楼梦》却像天上的星星一般,常在。

“木心是句子的天才”——李劼说,别人需要用一本书讲说的内容,在木心只消一句话就讲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不是因为能够造原子弹造航空母舰,而是因为有莎士比亚或者有曹雪芹。倘若硬要说莎士比亚或者曹雪芹是无用的,那么就只有像木心提及韩愈那样,无可奈何地呀一声,拉倒。

“当作重大发现炒作,会让木心痛心疾首”——李劼说,木心有如空谷幽兰,默默领略,最好。作为话题谈论,已然入俗。当作重大发现炒作,会让木心痛心疾首。南怀瑾,胡兰成,潘雨廷,木心,四者之中,南怀瑾最俗,胡兰成最浮,潘雨廷最精深,木心最清高。木心讲学,无心插柳,或为私学先声,遥接先秦,填补审美空缺。文学本无史。木心走过,留下一片片芬芳。

上篇《木心开屏,美在洞见》。木心讲学讲出的,是令人目不暇接的洞见,犹如一片片美丽的花瓣。静观如孔雀开屏,雍容华贵;动察如天女散花,纷纷扬扬。下篇《遥应李耳,堪比但丁》。木心最出色的散文足以与《道德经》媲美,作为诗人的木心,乃中国的但丁,是一颗中国式文艺复兴的启明星。

木心的文学审美,虽然缤纷绚丽,但并非了无脉络可寻。在西方文学是对基督的诗性解读,对拜伦的向往,引尼采为知己;在汉语文学是与老子的天然相通,与嵇康的兄弟认同,与陶潜的高山流水。这两条脉络,有如天空中的两道彩虹一样,互相映照。借用王勃名句表达,基督与李耳齐飞,拜伦共嵇康一色;尼采似火,陶潜如水。这既是木心的灵气,也是木心的底气。

木心毋庸置疑是天才,既是文学的天才,也是文化的天才。这样的天才在意大利叫作但丁,在英国叫作兰姆,在德国叫作尼采或者荷尔德林,在法国叫作蒙田或帕斯卡尔,在美国应该是爱默生加上梭罗。木心走了,木心的文字并没有随之消逝。圆明园废墟,汉家陵阙,都会是过眼烟云。但《道德经》、《红楼梦》却像天上的星星一般,常在。

本书的封面图画:木心《旷野一棵树》。书内收入木心手稿五幅,木心故家唯 一的遗物图(窗棂),以及1986年李劼与胡河清在静安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合影。

作者简介

作家李劼,思想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本名陆伟民,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并在该系执教十多年。1998年赴美,现居纽约。

80年代至今,发表大量文章,在海内外出版有文学评论集《个性·自我·创造》,专著五卷本《李劼思想文化文集》《中国文化冷风景》《百年风雨》《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等;以及历史小说《吴越春秋》《商周春秋》《汉末党锢之谜》,长篇小说《丽娃河》《上海往事》《星河流转》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上篇 木心开屏 美在洞见

下篇 遥应李耳 堪比但丁

木心论是2015年由理想国出版,作者李劼。

得书感谢您对《木心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海心山 电子书
本书收录《仰望昆仑》《重返荒野》《牧归》《湖岸》《我的青海湖》《三月的巴塘》《雪域藏獒》《祁连如梦》《草湖》《初秋的夏拉草原》等散文作品。
最末的一块木柈 电子书
《最末的一块木柈》中编选的小说都是比较典型的“萧红体”作品,《最末的一块木柈》中内容上也较适合各种人群阅读的部分,同时因为萧红小说散文化、诗化风格的特点,每一章似乎都可以独立成篇,所以虽然因篇幅所限进行了节选,但小读者在领略萧红小说独特魅力的同时也并不太影响阅读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心语再言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的第一本诗文集《心语琐言》的续集。收录了作者散文,随笔、诗词等。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电子书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冰心译本,献给所有疲惫心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