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

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对中国古代法的文明模式进行了研究。

内容简介

模式是一种成熟、稳定的存在状态,是发展的方式,也是人类文明的综合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法文明模式有相同(相通)之处,比如,都经历了神权法时代,都有着身份等级制度,都以公平、正义为追求理念,但延绵时间最久、稳定成熟并独树一帜的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更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以“沿波讨源”、渐进完善的发展方式经过数千年的打磨,不断臻于完善。

就制度而言,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刚柔兼顾,软法发达,法律不仅有止恶的禁止作用,更有扬善的导向与鼓励作用。就体系而言,在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中,多种法律形式无不以“礼”为核心,礼法水乳交融、完美契合。

就思想理念而言,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将王朝推崇的以儒家为本的主导法思想与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主流法思想相统一,形成尊礼守法的社会共识。 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是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其中的“黑洞”;其凝结了古人的法律智慧,是我们发展现代法治的动力与平台,而不是包袱与羁绊。

作者简介

作者马小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

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与学术委员、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曾就职于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现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长期从事中国法律史教学与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

总序

绪论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意义与主要观点

三、研究现状与方法

四、本书欲探究的问题

通论

历史沿革

一、起源

二、发展

制度设计

一、“先例法”时代

二、“成文法”时代

三、“混合法”时代

体系结构

一、以“礼”为宗旨

二、以“祖制”为基础、以“皇权”为核心

三、以“典”为主体

四、以“律”为辅助

思想理念

一、先秦法思想理念及其影响

二、主流法思想

三、非主流法思想

专论

延绵渐进的历史沿革

一、萌芽时呈现出的“早熟性”

二、发展中呈现出的“同步性”

三、道德法律化的发展

刚柔兼顾的制度设计

一、中国古代的“权力”理念

二、中国古代法律的确定性

三、中国古代社会的“软法”

开明圆融的体系结构

一、开明的中国古代法文明

二、礼与法的完美契合

三、雅俗并用的“法言法语”

兼容并蓄的思想理念

一、“和谐”观

二、中国古代的两次“法治”思潮

参考书目

致谢

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是202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马小红。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九辑) 电子书
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收录海内外学界相关主题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书评和研究综述。
促进儿童发展:福利政策与服务模式 电子书
本书借鉴了西方国家在儿童问题方面的政策,以促进我国儿童的全面发展。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十一辑) 电子书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1999年创刊,2011年改为年刊。主编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世虹教授。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十三辑) 电子书
本刊主要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收录海内外学界相关主题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书评与研究综述等,是中国学术界专享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
家事法研究(2016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丛刊,本书为2016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