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生命的悲壮性与悲剧意识。

内容简介

悲剧意识是对人类生命在世生存的悲壮性的意识。生命悲壮性是由人类既有生存发展的强烈欲望又没有达到目的的可靠能力,只能依凭追求生存发展的意志和有局限性的能力冒险在世这一生存处境决定的。悲剧意识是人类生命的根基性意识,它与生命同在,尽管因为复杂的原因常被种种妄念所遮蔽。本书从悲剧意识的共时性、历时性两向维度进行思索,引经据典,逻辑严谨地梳理中国国民悲剧意识的来龙去脉,并结合向西学的启示以期正视生命的悲剧意识,实现人的自由。

作者简介

程亚林,1944年生,湖南洪江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师从王文生等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论研究及哲学领域,在学界有很大影响。代表作有《诗与禅》《近代诗学》《悲剧意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序 正视生命的悲剧意识

第一章 黎明前的呐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第二章 新文化阳光下的思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第三章 回望传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四章 考量西方新学

1

2

3

4

5

6

后记

悲剧意识是2018年由中作华文出版,作者程亚林。

得书感谢您对《悲剧意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多维度研究了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即从传统意识形态的新变化、当代新出现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发展、苏共意识形态的终结及其原因等维度,对当代国外意识形态从实践到理论、从宏观到微观、从内容到形式、从类型到结构、从特征到功能、从存在方式到传播方式、从形成机制到作用机制、从研究视角到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挑战与启迪,并对我国社会
意识的内在性与超越性:关于现象学运动的若干研究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30多年间所发表的研究现象学运动的主要论文,体现了作者对现象学运动的一种认识。现象学运动的创始人胡塞尔毕生追求严密科学的哲学,试图以内在建构的纯粹意识作为本体论的基础;而现象学运动的继承者更多坚持纯粹意识的超越性,力图以胡塞尔晚年关于意识与世界关系的思考,重建现象学的价值和意义。这正是现象学运动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对话的基础。
为何我们总是重复同样的错误:强迫性重复背后的无意识 电子书
为什么即使痛苦,我们也总是不自觉地陷入相似的困境?为什么我们会在关系中不断寻找初恋爱人的影子?为什么选择熟悉的事物会让我们无比安心?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存在着一种比追求快乐和满足更强大的无意识驱动力——重复。无意识中生命的力量,可以驱使我们安心地重复快乐行为,并在不断的重复中塑造自我,建立稳固的身份认知;然而,无意识中死亡的力量,会让我们强迫性地重复错误,反复经历创伤。作者将在本书中带我们一起去探
“自我”与“他者”:齐泽克的意识形态主体性维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指出,齐泽克主体性的意识形态理论,实质上,就是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嫁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以拉康的无意识主体缝合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这种结合彰显出意识形态的主体间性、幽灵化和不可能性的理论特征。但这种缝合显然不可能完美无瑕。在理论上,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陷入了后结构主义的窠臼中;在实践上,滑入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泥沼之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批判性地考察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
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 电子书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以文本学的解读方式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哲学家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著。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阿尔都塞的三个经典文本:《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和《论再生产》。作者着力揭示了阿尔都塞研究中长期被遮蔽的隐性方法论构架,这种探索主要体现为作为认识论史研究语境中深层理论构架的问题式与症候阅读法。在此,作者首次采用了理论“反打”的写作法,以附文的形式穿插了对阿尔都塞逻辑核心的解构与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