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意识与“新时期”小说

悲剧意识与“新时期”小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中国“新时期”小说悲剧现象与悲剧意识的系统探讨。

内容简介

对于“新时期”急遽嬗变的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而言,如何认识悲剧的特质,如何将人性与美学的判断充分结合,提炼出一种更具整体性视野的“问题”的脉络,一种将“过去”与“现在”尽力打通的开放性视角,无疑是值得深究的重要命题。毕竟,任何时代文学、文化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悲剧意识的支撑与维系。

本书以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式,把对具体的小说文本的观照,纳入文学史整体的脉络中,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悲剧现象与悲剧意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以东西方悲剧美学为理论依托,试图超越感性的梳理以及纯粹的审美观照,建构一种能够作为当代文学价值判断依据的理论视角,旨在对“悲剧意识和中国当代文学”这一课题研究有所推动。

作者简介

作者贾艳艳,河南洛阳人,文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城市文化及影视文化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节 悲剧·悲剧性·悲剧意识·悲剧精神

第二节 中西悲剧的差异与20世纪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

第三节 从悲剧意识角度考察中国当代小说的意义

第一章 从乐观到悲观: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 “社会问题”对个人伤痛的规避

第二节 “冷漠+感伤”的“逃离”

第二章 从乐观到悲观:个人与历史

第一节 光明的判决:乐观的“历史悲剧”

第二节 颓败的宿命:颠覆与回归

第三章 受阻的“自我”:悲剧性人格的建构

第一节 “为他”的英雄

第二节 “个性”与“宿命”之间

第四章 发现与置换:生命话语中的悲剧意识

第一节 肉身的发现:“角落”、工具化与“准乌托邦”

第二节 迈向“位格”的肉身

第三节 抗争的悖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悲剧意识与“新时期”小说是2021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作者贾艳艳。

得书感谢您对《悲剧意识与“新时期”小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时代小说坊·守望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王汉坤在大革命前夜秘密入党,大革命失败后又与组织失去联系50年中,他始终不忘自己是共产党人,坚守信仰,矢志不渝地在湘北王家铺一带唤醒民众、组织民众开展反帝反封建运动。之后又参加抗日战争,支援解放战争,支持土改,为党和人民群众的事业奋斗不止。小说情节贴近生活,真实感人,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和理想追求。
莫言小说研究 电子书
全面研究了莫言小说世界、文学观念、叙述世界能方面。
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 电子书
本书为“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研讨会的成果。
泰戈尔精品集·小说卷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的小说作品《喀布尔人》《邮政局长》《塔利雅》《秘密财宝》等。泰戈尔的小说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赞美人性与真情,蕴含了对下层贫苦民众的深切同情。泰戈尔将诗歌艺术巧妙运用于小说创作,读者能够从本书中领略他诗情画意的语言特色,也能一窥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社会的风貌。
小说的世界地理 电子书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邱华栋的一部文学评论文集,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欧洲作家:神话、回忆与意识流”;“北美作家:新大陆、孤独与行动的人”;“‘拉美文学爆炸’四主将”;“亚洲作家:故乡、大地与寻找”;“非洲作家:瓦解、新生与魔歌”;“无国界作家:穿越、哀愁与叙事艺术”。作者以极高视界关照了全球整个20世纪到21世纪初的文学现象,通过文本细读、对作者的追根溯源和社会背景分析,解读了对欧洲、美洲、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