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面研究北宋中晚期到南宋初年士大夫党争。

内容简介

“朋党”之争对北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新旧党争,争的是什么?为何北宋的朋党屡禁不绝?激化的党争之下,朝野之上受害最大的又是谁?

本书是一部北宋党争研究的经典之作。书中以王安石变法为关键节点,立足于神宗熙宁以来的新旧党争,聚焦庆历至靖康近八十年间的党争历史,关注其政治侧重、人事变动以及对政局的即时因应,细致分析了北宋中晚期政治人物、统治集团的作为以及政局对王朝统治根基的影响,解释了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和士大夫政治的异化,揭示了士大夫政治为何走向僵局的某种必然性。

作者简介

作者罗家祥,湖北天门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1993—199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北宋官僚士大夫的朋党理论(代绪论)

第一章 北宋政治的发展演变与北宋党争的产生

第一节 北宋专制统治的重建与朋党之争

第二节 “异论相搅”的传统家法与台谏势力的病态发展

第三节 朋党之争展开之前的北宋王朝

第二章 熙宁、元丰时期的党争问题

第一节 变法派与反变法派纷争缘起

第二节 义利之辩与所谓政见之争

第三节 变法派与反变法派的相互攻击

第四节 变法派内部的矛盾冲突

第五节 宋神宗对两派斗争之影响

第三章 元祐新、旧党之争

第一节 哲宗即位前后的政治形势

第二节 新、旧党争的内容及旧党对新党的倾轧

第三节 元祐之政剖析

第四节 元祐新、旧党争的历史后果

第四章 元祐时期的洛、蜀、朔党争

第一节 洛、蜀、朔党争起因辨析

第二节 洛、蜀、朔党争的主要内容与性质

第三节 洛、蜀、朔党争与新、旧党争之关系

第五章 从哲宗“绍述”到“建中靖国”

第一节 新党的复起

第二节 新党对旧党的报复性倾轧

第三节 哲宗“绍述”

第四节 向后垂帘与“建中初政”

第六章 “崇宁党禁”与北宋晚期政局

第一节 蔡京与宋徽宗赵佶

第二节 “崇宁党禁”与“元祐奸党”

第三节 党禁之后的北宋王朝

第七章 靖康党论与党争的流播

第一节 钦宗继位后的严峻形势

第二节 北宋王朝垂危之际的党论

第三节 党祸与宋廷一并南移

征引文献目录

附录

不朽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

深切缅怀先师王瑞明教授

后记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是2024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罗家祥。

得书感谢您对《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权力与媒介: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传播 电子书
通过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近代中国媒介与权力关系的变迁。
新政、立宪与革命:清末民初政治转型研究 电子书
从新政、立宪和革命之间互动关系的角度,审视清末民初的政治转型。
黑金时代:煤炭、政治与美国的工业化抉择 电子书
以煤炭作为经济变化的晴雨表,提供观察19世纪美国政治运作的独特视角,还原美国政治运作的细节,探究地区兴衰的机制。
地势与政治: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提出的政治地势学理论,以及理论背后包含的“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已经成为国际人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潮流。
转型时期的澳门政治精英 电子书
本书选取自1976年澳门第一届立法会至2013年当选的澳门特区第五届立法会的议员作为澳门政治精英的研究对象,剖析了由历史背景塑造而成的政治精英的结构组成、精英间的网络关系以及与大众之间的联系。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澳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均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这构成了社会变迁的动力。书中提出在转型社会中,精英生成是社会变迁与制度变迁的共同结果。本书有利于读者详细了解澳门的政治体制,以及澳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