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著名学者罗志田先生说历史,谈文化,思考当下学术。
内容简介
历史虽然是逝去的往昔,但却无时不影响着现在。著名历史学者罗志田先生尝试把一些学院的见解“普及”到文化报刊的非学院读者范围,在公众和社会的学术兴趣日趋增强之时,把日新月异的学院研究以“可读”的方式表述出来。
作者简介
作者罗志田,1952年生,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著有《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1998)、《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1999)、《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2001)、《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2001)。
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2001年)、《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2003)、《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文化与学术》(2003)、《近代中国史学十论》(2003)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新序
原序
一、 从文化看政治
作为文化、政治和学术的“南北”
十八世纪清代“多主制”与《宾礼》
从文化视角看辛亥革命前夕的派别分野
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
二、 社会与文化
数千年中大举动:废科举百年反思
物质与文质: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反思
国粹与欧化:从清季到民初的观念传承
三、 历史的社会
社会心态的“贫寒子弟化”
以平常心见证历史时刻
学会共处:“双不赢”未必“双输”
变化中的时代背景
近代新教育的一个特色
大学教育的管理与“官理”
谋生与问学:学术独立的梦想
尝试共处:学人的因应
物质时代的文化重建
四、 社会的学术
学术与社会的互动有感
业余“学术警察”心态与学术打假
打倒与建立:再说学术打假
学术规范的主要目的是建设而非防弊
学术素质与专家匿名审稿制度
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
论文评审与学术创新
专家审稿制下学术刊物的主体性
人鬼共舞:学术的多重围城式表现
五、 学术的履迹
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
“赛先生”与国学
整理国故与文学史研究
信的缘起
后续的反响
北伐前后清华与北大的史学
近四十年史学的流变蠡测
一、内在的演变
二、外在的关联
三、余论:一切皆有可能
六、 多面的史学
与《光明日报》记者谈史学
答《三联生活周刊》问近代史
史学前沿臆说
让思想回归历史
史无定向:思想史的社会视角稗说
学术史:学人的隐去与回归
亲近思想的学术史
“学术史”的异化
现代史学中“人的隐去”
侧重学人的学术史
行路与作文:兼及史学表述
七、 史学的书
姑妄言之
评《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通过日本认识西方的梁启超
中国现代史上的自由主义
从国际发现中国历史
尝试大同: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历史的不完全:新诗的历史和几成历史的新诗
昨天的与世界的:从文化到学术是202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罗志田。
得书感谢您对《昨天的与世界的:从文化到学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