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从定向增发新规规制和社会关系的视角进行系统性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抑制我国定向增发隧道效应,提升定向增发市场效率,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同时对科创板定向增发政策制定产生启示性意义。
本研究遵循“特征—机制—行为—后果—策略”的研究范式,将社会关系纳入定向增发隧道效应的研究领域,从社会关系视角,系统深入地探讨我国定向增发隧道效应的外部条件、内在机理和传导路径。结合我国新兴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和独有的社会关系文化,构建经济学假设与模型,推演定向增发中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构成和博弈的占优策略,并据此进行较系统的隧道效应实证检验。
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从市场机制和社会关系视角,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加入政策理论研究,基于纳斯达克、A股市场主板的定向增发制度的对比研究,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科创板定向增发政策制定的方向和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宋鑫,应用经济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从事资本市场投融资、公司金融、环境会计、会计信息化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径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路径
1.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基于经典金融理论的隧道效应相关研究综述
2.1.1 新古典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的公司理论演进
2.1.2 代理问题与隧道效应的相关研究
2.2 基于社会关系的公司金融领域相关研究综述
2.2.1 社会关系相关理论的发展
2.2.2 社会关系在公司金融领域的研究
2.3 定向增发中隧道效应的相关研究综述
2.3.1 定向增发隧道效应相关研究
2.3.2 社会关系与定向增发相关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基于社会关系的隧道效应理论模型分析与构建
3.1 定向增发发行定价的制度演进
3.2 定向增发价格机理和利益关系的博弈分析模型
3.2.1 定价模型假定与关系方的利益机制推演
3.2.2 定向增发各关系方的利益博弈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定向增发市场现状与社会关系分析
4.1 定向增发市场现状
4.1.1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
4.1.2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规模
4.1.3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的行业分布
4.1.4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参与者的认购情况
4.2 定向增发社会关系分析
4.2.1 上市公司社会关系分析
4.2.2 定向增发利益相关者社会关系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治关联、盈余管理与定向增发隧道效应研究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1.1 产权异质、大股东认购与隧道效应
5.1.2 产权异质、政治关联与隧道效应
5.1.3 大股东认购、盈余管理与隧道效应
5.2 样本选择及研究设计
5.2.1 样本与数据
5.2.2 变量定义
5.2.3 研究方法
5.2.4 回归模型设定
5.2.5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产权异质、大股东认购与隧道效应检验
5.3.2 产权异质、政治关联对隧道效应影响检验
5.3.3 大股东认购、盈余管理与隧道效应检验
5.3.4 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中介效应检验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认购者合谋关系与定向增发隧道效应研究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1.1 机构投资者认购对定向增发隧道效应的影响
6.1.2 投资者认购、定向增发资金用途与合谋效应
6.2 样本选择及研究设计
6.2.1 样本与数据
6.2.2 变量定义
6.2.3 回归模型设定
6.2.4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1 机构投资者认购与定向增发隧道效应检验
6.3.2 投资者认购与合谋效应检验
6.3.3 进一步研究
6.4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股权结构关系与定向增发隧道效应研究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7.1.1 股权关系亲密度、大股东隧道行为与资金运作
7.1.2 股权关系制衡度、大股东认购程度与隧道效应
7.2 样本选择及研究设计
7.2.1 样本与数据
7.2.2 变量定义
7.2.3 回归模型设定
7.2.4 描述性统计分析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1 股权关系亲密度对大股东定向增发参与程度影响检验
7.3.2 股权关系亲密度对定向增发隧道效应影响检验
7.3.3 股权关系制衡度对大股东定向增发参与程度影响检验
7.3.4 股权关系制衡度对定向增发隧道效应影响检验
7.4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定向增发定价新规对隧道效应影响研究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8.1.1 定向增发旧规与大股东隧道行为
8.1.2 定向增发新规、产权异质与大股东隧道行为
8.1.3 定向增发新规与企业创新
8.2 样本选择及研究设计
8.2.1 样本与数据
8.2.2 研究方法简述
8.2.3 变量定义
8.2.4 回归模型设定
8.3 实证结果与分析Ⅰ
8.3.1 定增旧规与隧道效应描述性统计分析
8.3.2 定增旧规与隧道效应相关性分析
8.3.3 定增旧规与隧道效应多元回归分析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Ⅱ
8.4.1 定增新规与隧道效应描述性统计分析
8.4.2 相关性分析
8.4.3 定增新规与隧道效应多元回归分析
8.5 实证结果与分析Ⅲ
8.5.1 定增新规与企业创新描述性统计分析
8.5.2 定增新规与企业创新相关性分析
8.5.3 定增新规与企业创新多元回归分析
8.6 PSM-DID实证结果与分析Ⅰ
8.6.1 定增新规与隧道效应描述性统计分析
8.6.2 倾向得分匹配效果分析
8.6.3 定增新规与隧道效应双重差分结果与分析
8.7 PSM-DID实证结果与分析Ⅱ
8.7.1 定增新规与企业创新描述性统计分析
8.7.2 倾向得分匹配效果分析
8.7.3 定增新规与企业创新双重差分结果与分析
8.8 本章小结
第9章 科创板定向增发实施规制的国际经验比较研究
9.1 科创板定向增发政策研究背景
9.2 科创板定向增发政策研究目的与意义
9.3 科创板与纳斯达克相关研究综述
9.3.1 定向增发相关研究
9.3.2 科创板相关研究
9.3.3 纳斯达克市场相关研究
9.3.4 文献述评
9.4 中美市场环境对比分析
9.4.1 中美非公开发行历史发展分析
9.4.2 中美经济体制对比分析
9.4.3 中美资本市场市场结构比较分析
9.4.4 中美投资者结构比较分析
9.4.5 中美市场环境对比分析小结
9.5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发行制度对比
9.5.1 关于发行对象数量限制
9.5.2 关于定价方式与发行间隔
9.5.3 关于转售定向增发发行股票的规定
9.5.4 科创板定向增发简易程序
9.5.5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发行制度对比小结
9.6 纳斯达克定向增发发行规制研究
9.6.1 豁免条例
9.6.2 20%规则
9.6.3 转售限制
9.6.4 合格投资者
9.6.5 纳斯达克定向增发规制小结
9.7 本章小结
第10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2006年5月8日颁布施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部分)
附录2 2007年9月17日发布《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部分)
附录3 2017年2月15日公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部分)
附录4 2019年11月8日发布关于就《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承销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部分)
附录5 纳斯达克实行的“20%规则”
我国定向增发隧道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新规规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是2022年由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作者宋鑫。
得书感谢您对《我国定向增发隧道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新规规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