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系统展现古典儒家政治哲学的发展脉络。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治道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原生形态,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挖掘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资源,无论对于建立中国思想研究的主体性,还是对于建立当代世界合理的社会秩序和心灵秩序,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书探赜先秦以来主要儒家哲人的治道理想,试图展现古典儒家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和核心思想。作者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礼崩乐坏”的历史背景下所教导形成的“政治共同体”,塑造了儒家以道统引导政统的政治理想。
从汉代儒宗董仲舒倡导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到宋代朱子“格君心之非”,再到明代王阳明的内圣外王,儒家对王道政治的期待,内具着士大夫对道统的坚守;儒哲的独立人格和责任精神与现实的政治并存,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阴阳结构”。
作者简介
作者郑济洲,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哲学与政治文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第一章 政治共同体:孔子主导的先秦儒家的入世实践
第一节 孔子的“以教为政”与孔门政治共同体的形成
第二节 子夏“为君子儒”与先秦儒家“政治性教化派”的发展
第三节 大臣的“以道事君”与儒家的入世理想
第四节 “天民”与“礼制”:孟子与荀子的“天下观”
第二章 权力制衡:汉代儒宗的哲思辨义
第一节 天道不变:天对君权的制衡
第二节 天听民听:民对君权的制衡
第三节 抑黜百家:士对君权的制衡
第四节 推明孔氏:圣对君权的制衡
第五节 《春秋》为汉立法:经对君权的制衡
第三章 隐世弘道:文中子在政治领域
第一节 人能弘道:王通对“王道”的追求
第二节 培养王臣:王通在教化领域的成功
第三节 王通在政治领域的再“入场”
第四章 共治天下:宋儒的政治思想世界
第一节 “推诚共治”:朱子对二程天道观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格君心之非”:朱子的“共治”实践
第三节 “存理灭欲”:朱子的“以德抗位”
第五章 文教与汉化:元代儒者对“王道政治”的哲思
第一节 许衡理、心融合的政治伦理思想
第二节 耶律楚材对蒙古政权的理性化建构
第三节 吴澄“性善而理正”的政治思想
第六章 内圣外王: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
第一节 王阳明“觉民行道”的心路历程
第二节 “看满街人都是圣人”的心学阐释
第三节 王阳明对“政统”的思想重构
第七章 经世致用:清代常州学派的理学思想
第一节 常州学派理学思想的时代境遇
第二节 常州学派对两汉公羊学说的再创造
第三节 常州学派的经世致用思想
第八章 托古改制:康有为对世界秩序的本体构建
第一节 元、天、仁、理相互贯通的本体论
第二节 “天子”的平等与不平等
第三节 仁本、王道和民意的合一
第九章 明清之变与政治公共秩序的现代性开显
第一节 理、礼价值的固化与裂解
第二节 从情理到政治公共性观念的伦理考察
参考文献
附录1 “最彻底的决裂”之批判:马列主义创始人的传统文化观探究
附录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研究
附录3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探究
后记
治道的理想:古典儒家政治哲学新探索是202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郑济洲。
得书感谢您对《治道的理想:古典儒家政治哲学新探索》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