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功夫哲学论

儒家功夫哲学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探索儒家哲学、功夫和哲学的交集。

内容简介

集三十余年研究思考成果而成,《儒家功夫哲学论》是作者系统阐释其功夫儒学和功夫哲学的著作。广义言之,“功夫”可以理解为“生活的艺术”。本书从“儒家”“功夫”和“哲学”这三个论域的交集入手,意在既“从功夫的视角诠释儒家哲学”,还原儒学作为一个功夫修炼和实践体系的本质特征;也“从儒学的角度发掘功夫哲学”,勾勒功夫哲学的基本视角和框架;并“从哲学的角度反思儒家功夫”,考察当代儒学的哲学意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从功夫论到功夫哲学

一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二 西方哲学的合法性危机

三 哲学的功夫转向

四 功夫论的哲学转向

上篇 格物致知

第二章 格物致知与功夫认知

一 西方哲学中的“知”

二 功夫认知

三 超出真理的知识

四 知与德性的培养

五 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第三章 功夫认知的特征及其培养

一 知与行

二 知与体

三 知与思

四 楷模的学习与权威

第四章 功夫认知与科学技术

一 阳明格竹与李约瑟难题

二 作为科学的中国传统医学

三 技术与因果观

四 功夫科学如何可能

第五章 儒家心性之学与功夫本体论

一 作为儒家心法的《中庸》功夫

二 孟子人性论的再认识

三 朱王心性论之异同

四 良知是假设还是呈现?——功夫的吊诡

第六章 儒家需要形上学吗?

一 对解构形上学的回应

二 情本体?事本体?仁本体?

三 作为境界的和作为功法的形上学

四 关系形上学?故意的偏颇

第七章 如在主义:儒家功夫模式的精神性

一 从原始宗教到如在主义的转折

二 如在主义是非辨

三 “有保证的”宗教信念及其儒家的对应

四 如在主义与后世俗时代的两难困境

中篇 诚意正心修身

第八章 诚意正心修身与学以成人

一 功夫与诚意正心

二 诚意正心与健康

三 儒家欲望观

四 教育、经济与“单向度”的人

第九章 艺术人生:儒学的最高目标

一 开放式的“成人”

二 通行观点及其否定

三 对通行观点的分析

四 艺术人生之为道——以书法为例

第十章 功夫伦理

一 功夫伦理与道德律令

二 功夫与道德

三 功夫伦理与其他伦理学理论

第十一章 “求而得之,舍而失之”:儒家尊严观

一 “天赋普遍尊严”概念的得失

二 儒家关于人的尊严的基本立场

三 儒家尊严观与天赋普世尊严观念的比较

第十二章 修炼而成的自发性:儒家自由观

一 作为消极自由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二 作为积极自由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 作为自由之条件的功夫能力

四 作为自由之条件的他者

下篇 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十三章 家道与“齐家”功夫

一 三种意义上的家与家道

二 齐家与修身

三 权威与家规

四 齐家与“极高明”

五 齐家与当代家庭问题

六 齐家与治国平天下

第十四章 儒家功夫与民主和法治

一 “新民”——民主之基础工程

二 体制——外体化的功夫

三 礼治的特权与法治的平等

第十五章 “家天下”文明与“平庸之善”

一 人类的成熟与天下文明

二 文明对话的模式

三 和而不同与开放的肯定性

四 “囚徒困境”与“红灯笼困境”

五 走向“平庸之善”的可能

后记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本书作者有关论著

儒家功夫哲学论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倪培民。

得书感谢您对《儒家功夫哲学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哲学入门 电子书
本教材不囿于某一国别、派别、部门的哲学,以尽量公正的态度面对和探究人类的哲学智慧,由浅入深地导引学生从“宫墙外望”到“初识门庭”,生成关于哲学世界的基本图景,使学生在进入哲学之门之时形成对哲学的高层次理解;提高学生的哲学、人文素养,促进理论思维训练;初步领略哲学风采和精华,逐渐感悟智慧的人生境界。教材在探讨哲学的诞生、哲学与智慧、哲学与时代,哲学与思维、哲学与文明、哲学与民族、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派别
清儒之道:清代学者关于儒家之道的探寻、论辩与践行 电子书
清代既是儒家学说的总结期,又是儒家文化的衰落期。这本书带你看清代儒学的发展与挣扎。
爱有差等: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 电子书
本书以文化散论的形式,围绕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这一主题,从孔孟经典著述原文出发,归纳并阐述先秦儒家对国家治理的各项制度主张。包括政治制度(强调君主、贵族、平民三方势力均衡)、经济制度(主张自由贸易)、刑罚制度(反对连坐)、统筹制度(合理税收、储蓄未来)、分配制度(比如森林使用权)、福利制度(“哀哉鳏寡”),等等。书稿反复强调建立在“爱有差等”基础上的小共同体(家庭、家族、社区)的重要性,认
评价论 电子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第2辑)”围绕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选取当前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领域知名学者的代表作,代表了目前国内哲学研究的主干力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评价论》主要介绍了人类对生活中的哲学的评价以及评价理论知识系统。哲学再也不能不关心人生的痛痒,作为无色透明的王国而存在了,它应当关心人和人的内心世界,有丰富的个性色彩,与现实的人一起走上凶吉未卜的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