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

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通过天文考古学研究揭示传统的宇宙观体系,重建上古文明乃至前文字时代的知识、制度与思想,从本质上阐释中国文化的特点及核心价值。

内容简介

文化是传承的,只有传承才可能使数千年文化积淀而形成传统。天文作为中国文化之源,对中华文明诸核心内涵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

全书将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和古天文学相结合,以对己身文明的理论探索为基础,完成上古时空观、政治观、宗教观、祭祀观、典章制度、哲学观及科学观的研究,辨析天文与人文的相互关系,是一部从天文学角度,运用天文考古学研究方法全面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著作。

作者简介

冯时,1958年10月生于北京。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文字学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考古学报》副主编,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等职。研究领域为古文字学与天文考古学,旁治商周考古学、先秦史、天文年代学、历史文献学、民族古文字学、古代思想史和科技史。出版学术著作12部,发表论文210馀篇,主编《金文文献集成》。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自序

第一章 观象授时 以文治化

第一节 文明与文化

一 文明考

二 文化考

三 中国原始文明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河南濮阳西水坡原始宗教遗存研究

一 天文观测与天官的规划

二 盖天理论的建立

三 灵魂升天的宗教观念

四 敬授人时与王权的诞生

五 分至四神与创世神话

六 西水坡宗教遗存的文明史意义

第二章 奉时圭臬 经纬天人

第一节 空间体系的建立

一 二绳四方考

二 五位考

三 八方九宫考

四 方位的起点

五 空间的表现

六 八方与八卦

第二节 时空关系

第三节 传统时空观的文化影响

一 辨方正位的用事制度

二 从亚形到方形的大地观

三 亚次与宗法

四 十二州与九州

第四节 早期圭表研究

一 陶寺圭表考

二 商代槷表钩沉

三 卜辞“立中”与《大司徒》之关系

第五节 两周祖槷研究

一 祖槷考

二 两周祖槷

三 实用祖槷与以器喻德

第六节 西周芮伯尊盖的天学意义

第七节 圭表致日与执中思想

第三章 居中而治 自邑告命

第一节 《保训》故事与地中之变迁

一 《保训》释文

二 竹书之“埶”与测阴阳

三 舜求地中的故事

四 微变地中的故事

五 地中变迁的考古学与文献学证据

六 周人居中而治思想的传承

七 地中变迁与夏商王邑的关系

八 地中变迁对殷商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文邑研究

一 陶寺文字考证

二 早期都邑制度

三 夏王朝的证认

第三节 亳中邑研究

第四节 内服与外服

一 邑制考

二 内服考

三 外服考

四 都制考

五 方伯考

六 附庸考

第五节 邦家考

第四章 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

第一节 龙的来源

一 龙的形象源于星象

二 龙星行天与龙星阴阳

三 从观象授时到自然崇拜

四 “龙”字的音读与义涵

第二节 《周易》乾坤卦爻辞研究

一 龙星阴阳观的考古学研究

二 《乾》卦卦爻辞研究

三 《坤》卦卦爻辞研究

四 乾坤名义

五 易卦第三爻的意义

第三节 二里头文化常旜与上古舆服研究

一 升龙考

二 大常考

三 旗铃考

四 旗旜考

五 旜色考

六 旗旜变制考

七 常旜移用铭旌考

八 铭旌变制考

九 墓主身份考

第五章 以祖配天 其严在上

第一节 中国上古宗教的本质

一 帝与嫡

二 眼目通神与三星堆觋像

第二节 红山文化巫祝研究

一 红陶人像的性别

二 红陶人像与女祝

第三节 安徽蚌埠双墩春秋锺离君柏墓研究

一 五色土遗迹与月令思想

二 圆璧遗迹与盖天观念

三 放射遗迹与星象之象征

四 土丘遗迹与形埒观念

五 山缘遗迹与八极观念

六 “亚”形墓室所见之宇宙观

七 以祖配天与昆仑升仙观念

八 墓葬所见宇宙观之地域传统及其影响

第四节 洛阳尹屯新莽壁画墓星象图研究

第六章 天地交合 阴阳刑德

第一节 帝宰万物与天极阴阳

一 阴阳思辨及其表现形式

二 冬至阳生与夏至阴生

三 以猪比附北斗的传统

四 北斗阴阳与猪的象征义涵

第二节 天地交泰观的考古学研究

一 交泰本义

二 红山文化交泰遗存

三 交泰与堪舆

四 交祀与郊祀

第三节 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

一 颜色的自然属性与哲学属性

二 中国传统方色理论的内涵

三 方色理论的文化影响

四 方色理论的起源

五 殷墟五色石的方色义涵

第四节 咸池研究

一 传统之任德远刑观念

二 任德远刑观念的考古学与文献学证据

三 咸池古义及四象表现形式的转变

第五节 参天两地与奇阳偶阴

第六节 战国《筮法》卦位图研究

一 战国《筮法》卦位图之特点

二 五行与方位阴阳的关系

三 南北方位阴阳的差异与调整

第七节 《月令》五藏祭与五行的关系

引用文献简称

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冯时。

得书感谢您对《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清代仓储的制度困境与救灾实践 电子书
一部研究清代仓储制度的学术作品。
伊朗:被低估的文明与未完成的变革 电子书
英国学者、伊朗研究领域专家迈克尔·阿克斯沃西,56问串起伊朗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深挖伊朗当前困境的根源。
大河文明的擅变与可持续发展 电子书
本书从开幕式致辞、主旨论坛、分论坛一、分论坛二、大河专家特别供稿、大河成果和媒体聚焦等七个方面全景再现论坛盛景的同时,也总结归纳了论坛所获。
文明兴衰与犹太民族: 文明互鉴的视角 电子书
一项前所未有的“思想实验”,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电子书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