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百家讲坛名师精讲《资治通鉴》,钱文忠、赵冬梅等历史名师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这部重量级史书卷帙浩繁,涵盖了数十个政权与王朝1362年间的王朝兴衰与庙堂变幻,呈现政局盛衰图景,刻画执政治国、待人处事之道,不仅仅是一部史学著作,更是包含了无限古典智慧。
“通”在于了解,“鉴”在于实践。历史的意义正在于照见人类的发展历程,使得古今贯通。
《成事之道:一本书读懂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精挑细选多个著名历史事件,展示其背后的谋略、社会洞见与人生哲学,为读者建立起清晰完备的历史认知框架,掌握从历史名著中获取信息和经验的方法。
《德必配位:读懂<资治通鉴>里的领导力》从《资治通鉴》的开端讲起,列举了十多位帝王的制胜之道或失败之举,从而分析古代社会的治理方略在于顺应规律、平衡权力、限制私欲、计划长远等。高尚与美德在每个时代都有确实的意义,重点在于如何运用。无论帝王还是臣子,唯有借鉴于历史,方能成事于当下。
《世事洞明:读懂<资治通鉴>里的处世韬略》从历史案例谈起,用通俗语言讲解历史典故,打破读者对“大部头”史书的成见与畏惧的同时,着重展示人际关系对于君王治道的重要性。帝王如何任用臣子,如何平衡天下;臣子如何信任帝王;在容易出现猜忌与怀疑的权力角逐中,各方怎样缔结联系……
本书通过讲述这些关于相处、配合、协同、处理冲突等与人交往方面的人生哲理,打开了中国历史的知识大门。
作者简介
作者姜鹏,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百家讲坛名师。师从经学史大家朱维铮,专研中国传统文化。从2007年起研究《资治通鉴》,曾承担教育部青年项目“唐宋政治思想转型视域下的《资治通鉴》”。著有《北宋经筵与宋学的兴起》《帝王教科书》《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齐家与治国:姜鹏解读<资治通鉴>》等书。
章节目录
成事之道:一本书读懂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版权信息
序言 在历史中寻找未来
上卷 理念篇
第一章 历史名著的诞生
第二章 司马光的经济思想
第三章 司马光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 司马光的秩序观
第五章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下卷 实践篇
第六章 自我剖析
第七章 认识他人
第八章 团队控制力
第九章 合理计划
德必配位:读懂《资治通鉴》里的领导力
版权信息
前言 成功的帝王:做长远计划
第一卷 战国时代:诸侯王的得与失
三家分晋的启示:遵守法则
智赵斗法:德者,才之帅也
魏文侯“首霸中原”:治下的基本原则
无用之用:识别领导型人才的标准
商鞅立信:待人以诚
孟尝君听谏:明辨弦外之音
第二卷 楚汉相争:刘邦的优胜之处
刘邦的成功:虚己容人
雍齿受封:赏罚公平
项羽的失败:自我反省
储位之争:权力交接稳定法则
第三卷 汉初时期:守成之君的策略
文帝克己:不偏不倚,私不害公
守成之君的警戒:拒绝奢侈
七国之乱:消化矛盾,计划周密
“雄猜”悲剧:不可试探人性
河政之争:合理分配资源
张弛之道:及时调整战略
世事洞明:读懂《资治通鉴》里的处世韬略
版权信息
第一卷 权臣在侧:对抗性困境
二十七天皇帝:空降领导,戒急用忍
霍光夺权:新旧权威对抗
立后之祸:手段正当性
汉宣帝让权:避免冲突
第二卷 君臣自省:何以立身
修身齐家:保持低调
上善伐谋:不战而屈人
萧望之之死:明辨明断
陈汤功过:权衡优缺点
红颜祸水:拒绝诱惑
冰山难靠:保持独立性
第三卷 把握规律:何以待人
傅商封侯:公私分明
汉哀帝“断袖”:警惕捧杀
外戚专权:防微杜渐
王莽篡汉:应做怎样的理想主义者
光武中兴:不图小利
光武待人:设身处地
名臣风骨:保持自省
第四卷 竞合策略:从实践中获得启示
与权比邻:外戚的生存之道
马援平陇西:知行合一的难度
邓太后礼让:立足长远
暮夜却金:慎独
跋扈将军:物极必反
姜鹏解读资治通鉴系列(共三册)是2024年由蓝狮子出版,作者姜鹏。
得书感谢您对《姜鹏解读资治通鉴系列(共三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