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哈佛学者杨鹏用现代的眼光重温《大学》,逐句解读,读透原典,提升认知格局,让人生豁然开朗。
内容简介
《大学》是儒家核心经典之一,与《论语》《孟子》《中庸》并称“四书”,位于“四书”之首。《大学》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宋、元以后,成为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深刻塑造了中国读书人的精神特征。
本书是学者杨鹏对中华传统经典进行现代阐释的系列作品之一。他认为,《大学》具有现代价值和未来价值。在纷繁复杂的当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建立自己的人生秩序?怎样才能过有德性的生活?统治或管理的合理性应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的深入解读,他逐一回答了上述问题,带领我们重回传统经典,并以经典的目光洞察当下。
学习《大学》,是打磨出我们内在的天理之光、明德之光、生命之光的过程。
作者简介
作者杨鹏,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哈佛大学亚洲中心研究学者(2014—2016年)、北京掌上国学创办人、CCTV“学者说书”栏目主讲嘉宾。
杨鹏先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较研究,中西贯通,思辨深邃而行文简朴。曾出版《成为上帝》《东亚新文化的兴起》《老子详解:老子执政学研究》《为公益而共和》《“上帝在中国”源流考》《道德经(汉英对照)》《杨鹏解读〈道德经〉》《杨鹏解读〈论语〉》《杨鹏解读〈大学〉》等专著,有论文数百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大学》中四个秩序的统一
第一讲 总纲 明德,亲民,至善
第二讲 诚意 诚其意,毋自欺
第三讲 修身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第四讲 日新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第五讲 知止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第六讲 正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第七讲 齐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
第八讲 治国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
第九讲 得众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第十讲 举贤 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第十一讲 不聚敛 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第十二讲 总结 大学之道是什么?
附录 《礼记·大学》原文
杨鹏解读大学是2022年由青豆书坊出版,作者杨鹏。
得书感谢您对《杨鹏解读大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