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

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以钱澄之所赋的诗歌为中心,进入他的生命过程,探讨他的情感和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遗民钱澄之的诗歌创作、诗学交游、诗史构建、诗论撰述为切入点,呈现明清易代之际士大夫的沧桑体验与婉曲心境。

紧扣遗民钱澄之在“诗”与“史”之间的交涉,承续并拓展了作者此前关于“诗史传统”的纵向研究,更是他进入南明这一历史横断面,探索“流亡帝国”士大夫心灵史的重要入口。

作者简介

作者张晖,上海崇明人,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哲学博士、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诗学、词学、清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理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整理说明

悼念张晖(代序)

第一章 导论(提纲)

第二章 诗与史的交涉:钱澄之《所知录》书写样态及其意涵之研究

一、 “每有记事,必系以诗”的史书《所知录》

二、 《所知录》的版本、撰写时间、诗歌来源、删诗原则

三、 《所知录》与钱澄之的“诗史”写作

四、 尊永历而贬隆武的史观

五、 忠义的历史

六、 余论

附录: 《所知录》所收诗歌与《藏山阁诗存》之关系表

第三章 钱澄之1651年返乡诗初探

一、 望见家山

二、 抵乡

三、 离乡

四、 结论

第四章 抵抗黑暗:钱澄之诗中的南京长干寺塔塔光

一、 长干寺塔灯

二、 秦淮船灯

第五章 从复明志士到穷愁遗老:钱澄之重返福建(1664-1667)的感伤旅程

一、 入闽缘由

二、 故地重游与叹老嗟贫:《延平感怀》组诗

三、 重建历史的努力与失败:《建宁府志》的修撰

四、 “劝我休心老此中”:与方以智的重逢

五、 余论

第六章 晚年著述文体与钱澄之“遗民”身份的自我建构

一、 诗歌中展现出来的遗民心境

二、 书札中所见遗民心境

三、 墓志铭等所见遗民心境

四、 史书中所见遗民心境

五、 结论

第七章 真与悲:钱澄之诗论诠说

一、 性情与学问

二、 性与情之关系

三、 “真”的诗学

四、 以“性情”和“真”来否定唐宋诗之争

五、 “悲”的诗学与反对温柔敦厚

六、 钱澄之论杜诗

七、 结论

附录一 明遗民钱澄之集外诗文函札辑考

附录二 钱澄之年谱初稿

附录三 钱澄之研究文献目录

征引文献

后记

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是201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晖。

得书感谢您对《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狄仁杰之末路狂花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原创长篇悬疑小说。唐朝武则天掌权时期,李唐皇族为反对武则天称帝,发动叛乱。叛乱被镇压后,张光辅在豫州大搞连坐,五千多无辜百姓入狱,而大牢内不断有少女失踪。同时,卸任一年多的右相董一夫被灭门,爱女董星怜失踪。豫州新任刺史狄仁杰在调查中发现,董家灭门惨案与少女失踪案被后另有隐情。
狄仁杰之金龙锁 电子书
元芳“噬魂谷”探查青铜冥将久久未归,凉州刺史商大人突然遇害,城外有青铜冥将屠戮牧民,城内有杀人女巫残害百姓,突厥使者无故死于狄公眼前,大唐与契丹决战之际,状况百出,到底谁是“李鬼”,谁是“李逵”,且看狄公抽丝剥茧,层层破案。在杀局和战火中,且观一场江山与人心的旷世对赌!
狄仁杰之恶麒麟 电子书
巍巍盛唐,武则天欲举办祭天大典,幽州城忽闻魔兽恶麒麟肆虐,州官遭弑,百姓染血,天降噩兆的流言暗生。狄仁杰赴幽州侦查,一路杀机四伏,夜阑人静,客栈邻窗分尸;王府夜宴,恶麒麟从天而降。北境外,朔风萧萧,突厥势力镇日虎视眈眈;朝堂上,激流暗涌,武氏与李唐势力斡旋。幽幽鬼洞,秘影幢幢,阴谋隐迹于黑暗;战马嘶鸣,铁戈铮铮,一场消弭于悲悯的旷世战争……在杀局和战火中,且观一场江山与人心的旷世对赌!
牧马河之夏 电子书
《牧马河之夏》是一部中篇小说集,收入11篇。集子中的故事有关于明清易代时期文人士子的悲辛处境——背负沉重历史,挣扎沉浮中的爱与泪,痛与怕。关于秦准歌女的家国情怀、爱情悲喜——在沧海横流的时代背景下。关于当代硕博士生面对现实的碾压、理想的撕扯,进退失据中踉跑前行、以至沉沦。关于底层出身的白领女性在面对现实贫瘠、诱惑无限时,从纯洁坚守,到全线溃败的曲折心路。更有关于知识女性在对恶劣原生家庭的逃离和牵绊
京渝之蓝 电子书
本书以多年来往于山城重庆和首都北京之间的T10/9次蓝色特快列车为主题,系统地展示了这趟经典列车的方方面面,讲述了一个个十分感动的故事和作者的辛酸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