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研究论稿

元史研究论稿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元史学家陈高华作品,集合多年关于元代研究的论文。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作者多年来发表论文的精髓,经作者重新精心整理修订结集出版,内容涉及元代的社会经济、农民战争、宗教与思想文化、中外关系、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等,是元史研究领域引人注目的丰硕成果。

作者简介

作者陈高华,1938年生,浙江温岭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历史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员会中国史组成员,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元史研究论稿》《元史研究新论》《元代画家史料》《宋辽金画家史料》《隋唐画家史料》等,另与史卫民合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元代》《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中国风俗通史·元代》。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读史治史六十年(代序)

论文

元代税粮制度初探

一 北方的税粮制度

二 江南税粮制度

三 官田税粮

四 附论:代役田

元代役法简论

一 杂泛差役的项目

二 诸色户的当役和免役

三 杂泛差役的差充办法

四 杂泛差役与元代社会矛盾

五 义役和均役

论元代的和雇和买

元代盐政及其社会影响

一 元代盐的生产和盐户

二 元代盐的运销

三 盐的产销与元代社会

结语

元代的海外贸易

元代户等制略论

一 元代户等制的推行情况

二 户等制与各项赋役之间的关系

三 户等制与元代的社会矛盾

论元代的军户

论元代的站户

蒙古灭金的三峰山战役

早期宋蒙关系和“端平入洛”之役

元代前期和中期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 前期的第一阶段(1279—1282)

二 前期的第二阶段(1283—1294)

三 中期的第一阶段(1295—1332)

四 中期的第二阶段(1333—1350)

五 结语

元末起义农民的口号

元末农民起义中南方汉族地主的政治动向

元末浙东地主与朱元璋

元末农民战争中奴隶暴动的珍贵史料

论朱元璋与元朝的关系

金元二代衍圣公

元代陆学

元代佛教与元代社会

略论杨琏真加和杨暗普父子

印度马八儿王子孛哈里来华新考

宋元和明初的马球

读史札记

元代中泰关系二三事

元末农民起义军名号小订

杨四娘子的下落

夏文彦事迹小考

元代泉州舶商

大都的燃料问题

石工杨琼事迹新考

哈密里二三事

曲先学者盛熙明

忽必烈修《本草》

读《伯颜宗道传》

元史研究论稿是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高华。

得书感谢您对《元史研究论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文明论 电子书
以人性、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文明演进为主线,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社会文明问题。
姓名论(修订版) 电子书
《姓名论》在理论层面上有突破,提出连名制中父名与子名的前后位置,最初取决于有关语言的名词性修饰语对于中心词的位置的新见解,以及形式与内容、区分与整合是姓名发展的内部规律的新理论。《姓名论》材料丰富,论据充足,行文严谨,是国内外不多见的一本专著。本著作在开拓姓名学研究新领域、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填补了空白。本著作不以罗列姓名材料为目的,而是力图在姓名学理论上有所突破,提出了“形式与内容”、“区分
客家文化符号论 电子书
本书运用文化符号学的方法研究客家文化,归纳了文化符号的基本理论方法,对客家文化符号概念、特性、功能、文化之源作了阐述;解读了闽西客家文化代表性符号;论述客家文化符号与客家社会、客家文化产业、客家文化创意及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关系。
专家学者论昆仑 电子书
“赫赫我祖,来自昆仑”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文化记忆中难以抹去的印痕。本书精选百余年来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研究之代表性成果及近年最新成果,在体例与内容上,具体分为“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文献典籍与昆仑文化”“河源昆仑与昆仑文化”“神话人物与昆仑文化”“昆仑地望与昆仑文化”“中国古史与昆仑文化”六个板块,集中展现20世纪以来昆仑文化研究状况,与学界同行共享,以此进一步推动昆仑文化的学术研究。
达尔文 进化论的奠基人 电子书
本书由“不可救药”的孩子、探索自然的奥秘、重返故里伦敦、关于达尔文理论、晚年的荣耀五部分构成,涵盖了知识分子的后裔、童年的独特喜好、特别的学业生涯、与小动物的接触、伯乐的良好引导等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