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考古

学习考古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在本书中,作者站在一名考古学教师的视角,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入行考古、学习考古的经历和感悟,为正在学习考古学和想要入行考古学的青年朋友们提供了意见和建议。

内容简介

《学习考古》汇集了作者在教学和科研中的思考,他站在一名考古学老师的立场上,为对考古学感兴趣的、想要投入考古学研究的和正在学习考古学的青年学生、工作者提供了知识背景,包括学科史、学习方法和理论、相关专业书籍等,并对考古教育提出了意见和看法。所写内容,从考古出发,与文学、哲学、科学甚至生活细节相结合,用考古学的方法和视角,探讨大众的事儿。“隔行不隔理”,其视角独特,旁征博引。如爱情考古、从当今时尚看石器的类型划分和考古学文化的风格,从《舌尖上的中国》看考古学研究中的“透物见人”等。对于初入此专业的学生,以及对考古学感兴趣的大众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准确的知识体系,更加难得的是,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简介

作者陈胜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赴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攻读博士,师从美国考古学协会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弗雷德·温道夫(Fred Welldorf)与“新考古学”开创者路易斯·宾福德(Lewis R.Binford),2004年获哲学博士。现主要从事考古学理论、考古学思想史、农业起源、石器分析、遗址过程动态解读、史前艺术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章 想象的真实: 考古学是什么

作为考古学的考古学

考古学的真理性

用心的考古学

考古学与哲学

为了×××的考古学

我心中的考古学

所谓学问以及作为一门学问的考古学

历史的逻辑与考古学

学术意义

同构性

第二章 他山之石: 学习西方考古学

哈里斯方格(Harris Matrix)

构建参考的框架

Context

何以增强社会凝聚力: 沙特尔胡尤克遗址过程分析的后过程方法

关联的方法

文化适应方式研究

寻找中国的古典考古

第三章 从这里出发: 中国考古学的问题与前景

中国考古学的困境

中国考古学的“生活”转向

中西考古学结合的问题

反向创新的中国考古学

第四章 态度决定一切: 选择考古学之后

欣赏考古

专业的学问

向死而生:考古学研究如何能成为一项事业

美好的考古学

享受研究

第五章 一切皆有可能: 可能的教育

最好的老师

好学生

我们如何开始思考?

考古教育的问题

宾福德的早年经历

借鉴与参考:英美的考古学教育

一生的考古学

第六章 没有秘诀的秘诀: 学习的门径

见识

穴居读书

谈读书

读考古

影响考古学的名著

纪念路易斯·R.宾福德博士

宾福德博士生平

新考古学

宾福德的遗产

个人的追忆

认识田野考古实习

学习考古学的什么

第七章 没有捷径的捷径: 考古学研究入门

所谓研究

想起柴尔德

我们应该如何展开考古学研究?

如何面对一批考古材料

关于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

研究实践

现代学术训练

第八章 该死的考古学: 让我们焦虑的前途

成为考古学家

成功的考古学家

留学的准备工作

去美国学考古

四十而立

毕业20年

第九章 忠于浪迹天涯的缪斯: 考古的生活

书房

书斋岁月

田野考古生活的十八条建议

考古田野生活装备谈

考古野外工作的风险管理

一、应对策略的基本原则

二、野外工作的主要风险与应对策略

三、必要的技能、训练与物质准备

旅行与史前考古学家的旅行

最美的地方

学习考古是2018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陈胜前。

得书感谢您对《学习考古》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考古学集刊(第23集)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考古杂志社编辑,本册是第23集。
考古学集刊(第20集)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考古杂志社编辑,本册是第20集。
考古学集刊(第21集)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考古杂志社编辑,本册是第21集。
东南考古研究:第五辑 电子书
本书为关于东南考古的论文集,涉及的主要选题有:中国东南及东南亚、太平洋岛屿最新田野考古报告;中国东南及邻近地区早期古文化研究;中国东南与周邻地区古代文化关系的考古学研究;与东南考古有关的方法论、学术评论、学术史研究;其他相关专题研究。
考古学史与商周铜器研究 电子书
中国考古学史和商周铜器领域经典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