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对话——中西关系史论

文明的对话——中西关系史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是张国刚教授在中西文化交流史领域的著作。

内容简介

全书以中西文明的对话为主题,论述了自蒙元以来,直至近代中西方交往过程中,西方汉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西文明”相互审视、相互斗争、相互融合的历史长卷。

其中包括变革中的西方文化邂逅古老的东方文化后,西方所形成的中国观念,以及据此形成的汉学成果;中国士大夫对西方文明的体验;东西航路开辟后早期中西关系情况,以及明清之际中欧贸易格局的演变;尤其具有开创性的是作者钩沉的一批中西交往史上的珍贵档案。

作者将渊博的学识与幽默轻松的叙述风格想结合,使得本书极具可读性,是了解相关历史不可多得的著作。

作者简介

作者张国刚,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西人物篇

新发现锡乐巴档案中的华德铁路公司合同

清末民初外国侨民在华生活的实录

晚清的宝星制及锡乐巴档案中的宝星执照

德国联邦档案天津领事馆档案札记

从外交译员到汉学教授

陈寅恪留德时期柏林的汉学与印度学

文化交流篇

蒙元时代在华天主教修会

明清之际中欧贸易格局的演变

明清士大夫与耶稣会士的交往及其心态

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趣味与罗可可风格

明清中国人的欧洲印象

明清时期欧洲天文历算知识的东传

西方的“中国观”

西人眼中的中国故事

第一节 《鞑靼战纪》

第二节 鲁滨逊眼中的中国

西方汉学篇

柏林国立图书馆“汉学书库”说略

德国汉学史略(上)

第一节 传教士时代的汉学:16世纪至18世纪

第二节 东方学中的汉学:19世纪至20世纪初

第三节 专业汉学的长足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德国汉学史略(下)

第一节 重整旗鼓与继往开来:二战后的德国汉学

第二节 新时代与新挑战:20世纪末的德国汉学

海外汉学拾穗

文明的对话——中西关系史论是201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国刚。

得书感谢您对《文明的对话——中西关系史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