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教师的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内容跨度较广,涵盖古代历史与文学语言,历史涉及妇女史、法制史、思想史、文学史等,文学语言则主要包括版本学、文学鉴赏、编辑学等内容。
本书稿系为纪念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程郁教授六十岁荣休,古籍所教师每人提交论文一篇结集而成。
论文集内容跨度较广,涵盖古代历史与文学语言,历史涉及妇女史、法制史、思想史、文学史等,文学语言则主要包括版本学、文学鉴赏、编辑学等内容。
作者简介
作者张剑光,1964年出生,上海嘉定人。教授、博导,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已出版著作《三千年疫情》《唐五代经济与社会研究》《江南城镇通史(隋唐五代卷)》《中古时期江南经济与文化论稿》等八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影响我们一生的究竟是什么?
宋代的女教教材及其图像研究
一、前代女教书籍在宋代减少
二、理学家对女教教材的关心
三、宋代常用的女教书及其图卷
清华简《筮法》与《周易》卦画之谜
一、筮数是卦画的前身
二、《周易》阳爻为七,阴爻为八
三、余论
论张华的《情诗》
一、张华的《情诗》与《杂诗》
二、张华诗歌风格体制的渊源
三、张华诗学的历史品评
四、张华《情诗》的意义
五、结语
不一样的人生:唐五代科举考试后的悲喜——以宋代笔记为核心的考察
一、登第者的幸福生活
二、落第者的失意人生
从两桩案件的审理看北宋前期的法制
一、咸平县卢氏诉侄子诟悖案
二、陈留县移桥案
结语
汉字文化圈与辞书编纂
一、朝鲜的汉语辞书
二、日本的汉语辞书
三、东亚的通俗辞书
四、欧洲的汉语辞书
五、地域变体与汉语辞书
六、结语
略论李觏的开禁通商思想
道统之争与政统之争:两宋时期的一桩公案
一、韩、程道统论:一个虚拟的命题
二、熙丰政见之争:道统与学统之争出现的背景
三、叶适与朱熹:道统承继顺序的分歧
四、道统继承权:朱、叶的异同
《全宋笔记书目提要》序言
《云斋广录》作者、版本流变考
一
二
三
从《资治通鉴》对武则天的记载看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宋代纲要体史书初探
一、宋代纲要体史书的成书情况与编修特色
二、宋代纲要体史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三、宋代纲要体史书的地位及影响
宋代道学家的宗法论
引言
一、张载的宗法论
二、程颐的宗法论
三、朱熹的宗法论
四、《朱子家礼》中的宗法与作为其基础的祭祀单位
五、结语
罗烨《醉翁谈录》点校商补
一、文本校点之误
二、按语误
越南笔记小说所见宋人的表现形态及其意义叙论
一、配角与偶像:越南叙事文本中宋人的进入方式举隅
二、显灵和转世:越南笔记中北宋名臣形象的功能分析
三、替换并分蘖:越人曲折表述的宋代开国传说初探
《说郛》所收宋代笔记与宋代文学研究
一、《说郛》的编辑及宋代笔记的兴盛
二、《说郛》所收宋代笔记的文学文献价值
三、《说郛》所收宋代笔记的文学批评
四、《说郛》所收宋代笔记的文学性
五、结语
试策理学化:宋代科举理学化的一项实证研究
一、理学的升降浮沉与试策理学化
二、取士标准的转变与试策的理学化
三、余论
略论北宋入□仪与文德殿月朔视朝仪
一、唐后期至五代入□的演变:从“权宜之策”到“盛礼”
二、北宋前期入□仪的修订:“将错就错”
三、熙宁时期的重新整合:文德殿月朔视朝仪
论南宋时期名节观的政治特征及社会意义
一、正统论与不主和议的名节要旨
二、权臣政治与直谏勇退的名节风范
三、义利之辨与“廉仁公勤”的名节阐释
许学夷唐体之辨及其诗歌史意义
一
二
三
四
“改革”考论
一、“改革”成词及其古代词义
二、“改革”词义的褒贬性
三、近代对“改革”的再定义——兼谈“革命”
四、结语
文化典籍(第一辑)是2019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光胜。
得书感谢您对《文化典籍(第一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