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视角新颖的唐前诗歌体式生成和体调演进的发展史。

内容简介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诗歌各类体式发源和成熟的时期。本书从语言、节奏、结构、表现方式等多种角度,深入而系统地探讨了从《诗经》、《楚辞》到五言、七言、杂言等各类诗体产生和发展的原理,各类诗歌体式之间的关系,以及体式的形成与各类诗型的艺术表现感觉和创作传统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葛晓音,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目前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已出版《八代诗史》《汉唐文学的嬗变》《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等古典文学研究著作十余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探索诗歌分体研究的新思路(代绪论)

上编 诗骚体式的节奏结构和表现原理

论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

论《诗经》比兴的联想方式及其与四言体式的关系

“毛公独标兴体”析论

试论春秋后期“《诗》亡”说

从《离骚》和《九歌》的节奏结构看楚辞体的成因

屈赋比兴的性质及其作用的转化——兼论“雅”与“骚”的关系

从诗骚辨体看“风雅”和“风骚”的示范意义——兼论历代诗骚体式研究的思路和得失

中编 七言诗的生成原理及其与各类诗型的关系

论汉魏三言体的发展及其与七言的关系

汉魏两晋四言诗的新变和体式的重构

早期七言的体式特征和生成原理——兼论汉魏七言诗发展滞后的原因

中古七言体式的转型——兼论“杂古”归入“七古”类的原因

先唐杂言诗的节奏特征和发展趋向——兼论六言和杂言的关系

下编 五言诗的产生和创作传统的形成

论早期五言体的生成途径及其对汉诗艺术的影响

论汉魏五言的“古意”

西晋五古的结构特征和表现方式——兼论“魏制”与“晋造”的同异

从五古结构看“陶体”的特征和成因

鲍照“代”乐府体探析——兼论汉魏乐府创作传统的特征

江淹“杂拟诗”的辨体观念和诗史意义——兼论两晋南朝五言诗中的“拟古”和“古意”

从江鲍与沈谢看宋齐五言诗的沿革

南朝五言诗体调的“古”“近”之变

附录

诗歌形式研究的古为今用——论林庚先生关于古诗节奏和新诗格律的理论思考

从诗歌文本中探求创作原理——论松浦友久教授的中国诗型研究

关于“行”之释义的补正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是201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葛晓音。

得书感谢您对《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南宋墓葬研究 电子书
以南宋为中心,从田野出发,以墓葬为支点,探索和揭示墓葬制度、社会礼俗和思想观念的传承与变迁。
管理研究方法 电子书
本书分为11章,分别为研究与管理研究概论、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研究选题与研究方案、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方法、逻辑研究方法、统计研究方法等。
管理哲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借助哲学思维对管理的哲学分析、管理哲学思想述要、管理方法论、管理价值论、管理环境论、管理实践论共6章进行论述。
地点理论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学术热点“地点理论”的专著。
家庭负担系数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对当前我国居民家庭支出的一项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