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美学

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美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科学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中西马克思主义美学做了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中国美学强调科学性,强调建构完整、严谨的理论体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强调意识形态性,强调它的政治与人的解放功能,因此在学术定位、研究对象、基本问题的理解和方法论上都有明显的区别。指出这一点对于正确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成就与不足是重要的,对于正确评价和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也是重要的。

作者简介

作者阎国忠,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学家,早年是朱光潜的助教。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台州学院艺术学院院长,现已退休。著有《古希腊罗马美学》《美是上帝的名字——中世纪神学美学》《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攀援集》等,主编并参与撰写《西方著名美学家评传》《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美学

第一编 构建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第一章 唯物主义认识论框架内的美学

第二章 走向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

第三章 还原为审美现象的美学

第四章 实践美学的经典文本

第二编 强化意识形态功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第五章 表达总体性概念的美学

第六章 政治化的美学

第七章 寻求真理的批判美学

第八章 审美的乌托邦

第三编 几个侧面的比较与分析

第九章 从认识论到本体论

第十章 审美活动与政治诉求

第十一章 艺术、意识形态和真理

第十二章 艺术生产与实践

第十三章 自然美:社会存在与本体存在

附录一

附录二

后 记

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美学是201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杨道圣。

得书感谢您对《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美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自我”与“他者”:齐泽克的意识形态主体性维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指出,齐泽克主体性的意识形态理论,实质上,就是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嫁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以拉康的无意识主体缝合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这种结合彰显出意识形态的主体间性、幽灵化和不可能性的理论特征。但这种缝合显然不可能完美无瑕。在理论上,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陷入了后结构主义的窠臼中;在实践上,滑入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泥沼之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批判性地考察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
美学纲要·美学精要 电子书
《美学纲要》是1913年克罗齐受美国赖斯学院院长之邀,为该校落成典礼撰写的讲演稿,是对《美学的理论》中探讨的美学问题的扩展和深化,它充分论述抒情直觉及艺术创造的理论、批评及文学艺术史的方法论。《美学精要》是克罗齐于1928年为《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四版撰写的“美学”条目,是对克罗齐美学思想的简明、全面的概述,内容涉及艺术作为独立的精神形式,美学作为哲学学科,艺术与语言、艺术与修辞学、艺术与哲学、诗人
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 电子书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以文本学的解读方式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哲学家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著。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阿尔都塞的三个经典文本:《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和《论再生产》。作者着力揭示了阿尔都塞研究中长期被遮蔽的隐性方法论构架,这种探索主要体现为作为认识论史研究语境中深层理论构架的问题式与症候阅读法。在此,作者首次采用了理论“反打”的写作法,以附文的形式穿插了对阿尔都塞逻辑核心的解构与后现
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多维度研究了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即从传统意识形态的新变化、当代新出现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发展、苏共意识形态的终结及其原因等维度,对当代国外意识形态从实践到理论、从宏观到微观、从内容到形式、从类型到结构、从特征到功能、从存在方式到传播方式、从形成机制到作用机制、从研究视角到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挑战与启迪,并对我国社会
卢梭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回归自然”是卢梭全部思想的核心,“自然”“自由”“情感”是理解其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和经纬线,而这三者又是贯穿西方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研究卢梭的美学思想,应在由“自然”“自由”“情感”所构成的现代性问题关联域中做整体考察。本书以启蒙时代的文化及美学思潮为背景,探讨卢梭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概貌、潜在逻辑体系、主要理论范畴、现代价值阐释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而探究其对于当下美学与文化建设的正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