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多年来阅读经历的回想与叙述。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等著作的作者,在《我的阅读史》里,他摆脱了学术体例与框架的约束,穿行于个人体验、情感流脉和时代细节,展示了自身性格和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这种“个人小叙事”是对“文学史大叙事”的补充和阐释,也可以说是另一种更具生命感的文学史叙述。
作者简介
作者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语文课外的书
我的“巴金阅读史”
附记:巴金的《法斯特的悲剧》
巴金的精神遗产
历史承担的意义——“我的阅读史”之《郭小川全集》
“怀疑”的智慧和文体——“我的阅读史”之契诃夫
批评的尊严——“我的阅读史”之丸山升
“幸存者”的证言——“我的阅读史”之《鼠疫》
有生命热度的学术——“我的阅读史”之乐黛云
“边缘”阅读和写作——“我的阅读史”之黄子平
在不确定中寻找位置——“我的阅读史”之戴锦华
一部小说的延伸阅读——“我的阅读史”之《日瓦戈医生》
思想、语言的化约与清理——“我的阅读史”之《文艺战线两条路线斗争大事记》
附记:一封来信
“一体化”论述及其他——几份质疑、批评的材料
“限度”的意识
关于《切·格瓦拉》的通信
附记一:这篇文章开头摘引在北大中文系任教的学生的电邮,前面的部分是:
附记二:这篇文章在《天涯》(海口)杂志2009年第5期发表后,接到一位在南方的大学任教的著名批评家、学者的两次电邮,摘录如下:
“组织部”里的当代文学问题——“我的阅读史”之一个当代短篇
90年代:在责任与焦虑之间——《90年代学者散文选·导言》
文学的焦虑症
“树木的礼赞”——“我的阅读史”之《牛汉诗文集》
“为赞颂一切我所焚毁的……”——“我的阅读史”之结束语
穿越当代的文学史写作——洪子诚先生访谈录
代后记: 读书的心情
作者简介
我的阅读史是201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洪子诚。
得书感谢您对《我的阅读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