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研究中国传统性别理论与观照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基础上,提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民族主体性理论建构的构想。
内容简介
在中国女性文学批评领域,西方女性主义学说一直拥有话语霸权,“以西律中”“借西构体”是大多数学者选择的批评范式与批评路径。西方女性主义学说以西方性别政治压迫与文学实践为批判指涉创构,在中国的适用程度值得分析。走出西学话语藩篱,进行民族主体性理论建构,已成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本书在研究中国传统性别理论与观照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基础上,提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民族主体性理论建构的构想。
作者简介
作者王纯菲,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女性文学,出版专著《叙述话语的艺术运筹》《诗——生存体验的世界》《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中国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等多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与高楠合著)获中国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曾获中国妇联颁发女性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辽宁省政府颁发社科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项目、辽宁省重点项目多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上编
第一章 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民族主体性建构的三个维度
第一节 性别伦理学——伦理维度的女性文学批评建构
第二节 性别哲学——哲学维度的女性文学批评建构
第三节 性别美学——审美维度的女性文学批评建构
第二章 中国当代性别诗学建构的问题域
第一节 中国古代性别诗学建构的问题域
第二节 五四时期现代性别诗学建构的问题域
第三节 20世纪50~70年代性别诗学建构的问题域
第四节 新时期以来性别诗学建构的问题域
中编
第三章 儒家:社会人伦秩序交互中的性别文化
第一节 男尊女卑:儒家性别文化的价值形态
第二节 男女有别:儒家性别文化的实践形态
第三节 内置与同化:儒家性别文化的交互之维
第四章 道家:超越之维中的性别文化
第一节 玄牝化生:道家性别文化的经典形态
第二节 性灵佳人:道家性别文化的衍生形态
第三节 崇妾抑妻、崇女抑母:道家性别文化的悖反形态
第五章 儒道互补性别文化格局中的女性处境
第一节 “消解对立面”的单向度性别统治
第二节 “虚拟化”的诗性文化超越
第三节 双重标准之下的“儒道两难”
下编
第六章 现代性发生与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滥觞
第一节 女性文学批评滥觞的历史语境与文学场域
第二节 疆域的开拓:女性文学批评的现代文论建树
第三节 时代的共名:女性文学批评现代阶段的特征
第四节 在场与缺席:女性文学批评现代阶段的功绩与局限
第七章 “十七年”与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政治化时代
第一节 “十七年”女性文学批评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政治化批评:女性文学批评的主流形态
第三节 非政治化声音:女性文学批评审美维度的持守
第八章 思想解放浪潮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开创
第一节 新时期到来与女性文学批评的反思与思进
第二节 作为“主义”的女性文学批评的理论开创
第三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文本实践与批评实效
第九章 全球化视域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全球化视域
第二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立足世界的本土化建设
第三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新质性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是201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王纯菲。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