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力:如何让孩子思维更有逻辑

思辨力:如何让孩子思维更有逻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拥有30年执教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写给父母的孩子思辨力建议指南。

内容简介

思辨力不光是一个孩子能思考、会思考的象征,更是他乐于发现、善于发现的开始。

作者首先从怎样创造一个让孩子敢于思考, 并且愿意思考的家庭环境入手,然后逐步讲解提升孩子思辨力的亲子互动技巧:共情关注、巧妙提问、正确夸奖和批评等。既讨论了家庭教育中具有普适性的“道”,又给出操作性很强的培养孩子的“术”;既有充满人生百味的亲子成长故事,又有帮助父母进行评估分析的亲子清单。旨在帮助孩子快速提升思辨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在这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成为一个主动思考、擅于分辨、理性客观的人。

作者简介

孙晶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家。1996 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并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现为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特聘教师、天津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

作者拥有30 年一线工作经验,在课程开发、家庭教育、心理咨询领域成果丰硕。主编出版《心理班会课是这样设计的── 24 堂成长课的奇迹》等20 余部心理健康教育类书籍,开发并主讲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为主题的教师教育专业修习课。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如何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

关于手表定律

家里的“手表”太多,孩子的成长必然会受损

家里“手表”多,是因为大人之间存在“争斗”

教育孩子之前,先要“对表”

安全感是思辨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爸爸,你抱着我,或者你蹲下。”

孩子更宽容,总能给父母选择的权利

孩子的真正需要,经常被父母曲解或者忽略

需要父母蹲下来的,不仅仅是身体

父母蹲下去,孩子才能站起来

自食其力与自得其乐

走在人生路上的两只“脚”

自食其力的人才能体验到存在感

自得其乐是心理成长的能量源泉

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的孩子最强大

父母之爱不能霸占孩子的人生跑道

所有孩子都需要的里程碑

小凡的高考里程碑

里程碑效应是为了更远的未来

确认孩子的里程碑,是为了更好地为他们设定未来目标

和孩子认真讨论他们的里程碑,是一种接纳和尊重

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下自己的里程碑

越长大越优秀的奥秘

表现越来越差的大孩子

关于“阿伦森效应”

不可滥用积极评价

雪上加霜是错误操作

做个“预言家”父母

大孩子更需要认可

成长力与胜利者效应

想考高分是因为总被问成绩

想考得好一些只不过是为了过个好年

如果学习成绩成为孩子信心的支点会怎样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力的能源

至关重要的胜利者效应

正确运用胜利者效应

拆解亲子“鄙视链”

“虚荣”的爸爸

“粗俗”的妈妈

“鄙视链”是成长信号

鄙视敏感症

“三看”解锁法

怎样才是为孩子做长远打算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全力奋战的二胎妈妈

“计深远”与“近视眼”

如何“计”才能深远

别让期待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器

“别人家的孩子”要辍学

爸妈是“别人家的父母”

父母的期待之“剑”

“虐待”的另外一种形式

“冷兵器”与“新能源”

给孩子更好的期待

让孩子学会分辨哪些事情要求助别人

律师求助事件

会求助的孩子更强大

求助力的核心是眼力

求助行动中也有“狼来了”

“全能型”宝贝

孩子的思想藏在书包里

书包果真是空的

书包不如是空的

书包里装着什么

父母最怕的事情是什么

如何走进孩子的空书包

孩子不能太懂事

巴山小姐弟

姐姐是火焰

弟弟是海水

越懂事的孩子越容易被忽略

警惕“迎合型人格”

做真正懂事的孩子

亲子清单

亲子清单一 孩子的内心,你究竟了解多少?

亲子清单二 你了解孩子的“管理商”吗?

亲子清单三 怎样知道孩子有多聪明?

亲子清单四 你会不会是“乌鸦嘴”父母?

风格迥异的父母语言

“乌鸦嘴”父母清单

“乌鸦嘴”也是“煤气灯”

思辨力:如何让孩子思维更有逻辑是2023年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孙晶。

得书感谢您对《思辨力:如何让孩子思维更有逻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图解数学思维训练课:建立孩子的数学模型思维(多步计算应用训练课) 电子书
本书教孩子图形化思维解数学题,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奠定学习基础。
图解数学思维训练课:建立孩子的数学模型思维(乘法与除法应用训练课) 电子书
图解数学思维训练课:建立孩子的数学模型思维(数字与图形•加法与减法应用训练课) 电子书
本书教授学龄前至小学生图形化思维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电子书
    世界上没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易犯错,更具;也没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令人欣慰,令人自豪。 {simg}//img10.360buyimg.com/imgzone/jfs/t1/87178/2/146/329763/5da7baf3Eddeac767/18a3a78bc005156a.png{eimg}{simg}//img10.360buyimg.com/imgzone/jfs/t1/63009/19/13080/302120/5da7baf3E443cd0d3/feefe9b3a2a7fdf1.png{eimg}{simg}//img10.360buyimg.com/imgzone/jfs/t1/62384/13/13303/129791/5da7baf3Ec68d87ca/8f9739cf3ab71044.png{eimg}{simg}//img10.360buyimg.com/imgzone/jfs/t1/78697/14/13193/102107/5da7baf3E21314ebf/854a922f808a9032.png{eimg}{simg}//img10.360buyimg.com/imgzone/jfs/t1/105852/1/106/119128/5da7baf3E93ebbe8b/154cda906749fbd5.png{eimg}{simg}//img10.360buyimg.com/imgzone/jfs/t1/86415/19/142/231568/5da7baf4E68ce625f/3f24a13d42d0281d.png{eimg}   孩子是我们的甜蜜,我们的忧伤。   每个孩子都是未知,每个孩子的未来都在父母手中,生养一个孩子,就是生养一生的责任。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曾在全国发行量大的报纸之一——《扬子晚报》等报刊上连载,精心修订的第二版增加了作者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更有指导价值。
爸妈有远见 孩子不近视 电子书
一本尊重指南但不照搬指南、科学严谨对待孩子眼视光的每个问题:低度近视要不要配镜?配镜了就摘不下来?角膜塑形镜到底适合哪些孩子?什么是远视储备?一本让父母心明,让孩子眼亮的指导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