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位”之体:刘宗周“慎独”哲学研究

“虚位”之体:刘宗周“慎独”哲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研究刘宗周“慎独”思想,探讨其哲学本体观念与学术争议。

内容简介

本文以刘宗周“慎独”思想为中心对其哲学思想进行研究。我对此问题的研究基于以下几点认识:首先,中国哲学的本体论范畴不同于西方的本体论范畴。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从其主流说,是一规律系统的实在性。这一规律系统的特征可概括为是“本体论、认识论和修养论的‘三位一体’”。本书将以此为“义理框架”来分析刘宗周哲学本体观念的逻辑特质,并对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的关于刘宗周哲学主旨为“慎独”还是“诚意”的问题做出回答。第二,对刘宗周“慎独”思想形成的文化基础研究。本文即从刘宗周对《中庸》思想、周敦颐思想、王阳明思想等的相关著作、语录及注疏中发掘并阐述其“慎独”思想的形成及完善过程。第三,学术界对刘宗周以“慎独”说救正“阳明后学左派”之空疏之病已形成基本共识,但对刘宗周与王阳明二者之间的学术关系上却存在分歧。我认为此问题出现的原因除对刘宗周思想主旨的认定之外,另一主要原因即是对王阳明思想主旨的把握上。所以,对刘宗周思想在宋明理学时期的定位问题,应对“刘宗周所认为的‘阳明之学’的主旨”与“王阳明本人的思想宗旨”作出区分说明。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刘宗周生平及其学术渊源

第一节 刘宗周生平概述

第二节 刘宗周的师承渊源

第二章 刘宗周“慎独”思想形成的文化资源

第一节 刘宗周对《中庸》“慎独”之意的阐发

第二节 “慎独”与周敦颐思想

第三节 合“慎独”与孔孟之“求仁”

第三章 刘宗周对“王学”的理解

第一节 《圣学宗要》中的“阳明”思想

第二节 《阳明传信录》中的“阳明”思想

第四章 “慎独”本体观念的特征

第一节 “慎独”的一般意

第二节 中国古代哲学本体概念范畴的特征

第三节 刘宗周“慎独”思想的逻辑特征

第四节 “致良知”思想的逻辑结构

第五节 “慎独”与“致良知”的学理关系

第五章 改“慎独”为“诚意”之原因辨析

第一节 王阳明倡《古本大学》之原因

第二节 刘宗周对《大学》的诠释方式

余论 刘宗周思想的历史定位

第一节 “思孟”及“陆王”的“有我”立场

第二节 刘宗周思想的学派属性

参考文献

后记

“虚位”之体:刘宗周“慎独”哲学研究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慕良。

得书感谢您对《“虚位”之体:刘宗周“慎独”哲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7)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爱智之思:西方哲学的趣谈与启迪 电子书
一部西方哲学的通俗读物。
由人而圣而希天:清儒刘沅学术思想研究 电子书
刘沅(1767~1855),祖籍湖北麻城刘家沟,先祖于明末迁蜀。刘沅出生于双流云栖里,嘉庆十二年(1807)迁居成都淳化街。因刘沅在双流和成都的书塾中均有一株古槐,故世称刘沅为“槐轩先生”,其学为“槐轩之学”。刘沅是学问大家,现存著述逾200卷。本书作者2010年开始以槐轩学派的学术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以刘沅所关怀之社会历史问题为轴心展开探讨,阐明其逾出当时知识界义理与考据之争的真正深意,在于重建社
杜威探究型哲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探究”为核心范畴,把杜威的哲学标示为一种探究型的哲学思想,打通探究、知识与逻辑之间的关联,并且通过社会探究这一范畴,使杜威哲学过渡到社会层面,杜威哲学的整体面貌得以显现;概括了杜威哲学的五个基本方法论,并将其用于分析杜威的各个哲学领域,从而使杜威哲学的晦涩和模糊变得清晰而生动;着重关注杜威的逻辑理论,探讨杜威早期的逻辑思想和后期逻辑思想的关联。
身体和体知 电子书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具身心智范式的一般概述、西方哲学的身体性观念、中国哲学的体知思想、具身心智范式的西方哲学基础、具身心智范式的中国哲学基础、具身心智范式的中西比较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