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套美食名家传家菜的第二卷。作者为民初美食名家江太史嫡孙女江献珠女士。她一生醉心于有传统风味的健康美食和充满温情的家厨文化。本书专为追求生活品味、热爱家厨文化、关心家人健康的读者打造。这里总结如下几点,与大家分享:
文化味道浓,充满暖暖的家庭温情。在本书中,作者不是为了做菜而做菜,在介绍菜品的字里行间,同时讲述一些家常琐事,包括其祖父创制各大经典名菜的掌故,香港美食杂志社陈总编的《食经》中创新的菜品,以及逢年过节时与亲友一起分享美食的美好记忆,等等,虽显零碎,但富人情味,很温馨。
菜品精选,粗料精做。作者整理了其祖辈流传至今的经典菜式,比如“温公斋”、“太爷鸡”等等,并用现代烹饪器具和技法来重新演绎;而且,本书中还包括自己游食四方时品尝到各种美食,既有大陆各大菜系名菜及港澳台名店的经典菜式,也有欧美美食,还有东南亚美食,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华荟萃。当然,本书中不仅仅是重复往日的经典,而是对一些菜品进行适当的创新变化,即使最普通常见食材,作者也会精心烹制,绝对挑战你的想象,勾起食欲不说,令人无比崇拜。
于食材的选取中凸显品味。作者如是说:心意是烹饪最重要的食材。而操作中食材的选取,应当追求当季、有机、纯天然和无污染,而不是追求类似鲍参肚翅的高价位。此外,作者还传授不少选材中的小常识,比如哪里的生蚝、对虾等海鲜更正宗,如何辨识养殖货;以及处理常规食材的小秘方,比如鸡肉去骨、红烧肉去油腻,等等。当然,作者对调料也很挑剔,一再劝诫,尽量不用鸡精、味精,更不要用小苏打,等等。
事必躬亲,推崇家厨文化。尽管作者会找菲佣代为买菜、切菜,但几十年来如一日坚持自己下厨,哪怕是八十高龄了,且深受背部疾病折磨,仍一如既往,坚持动手烹煮一日三餐;即使是制作菜谱中的每一道菜,也全都由自己示范拍摄。此外,她反对做些华而不实的新潮食品,比如分子美食等等。
内容简介
民初美食家江太史第传人江献珠,遍尝中国各地美食,以及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越南、泰国等海外美食,新制食单及烹饪技法实录。本书包括34则饮食掌故,34道家庭美味,取材全球,融合南北,创制全新食单,旨在溯源传统饮食文化,探寻新的烹饪技法,追求入厨新境界。
作者简介
江献珠,祖籍广州,粤菜名家江孔殷之孙女,早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书院,后留学美国,在费尔利。狄金森大学(FairleighDickinsonUniversity)获商业管理学硕士;曾担任中国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特邀理事,一生著有“珠玑小馆”系列菜谱等共计数十个品种。
她的主要作品有:
《汉馔》(1983年)
《中国点心制作图解》(1994年)
《珠玑小馆家常菜谱》(六卷,2004—2006年)
《情迷野菌香》(2007年)
《培养菌佳肴》(2008年)
《珠玑小馆烹饪技法实录》(2009—2010年)
《珠玑小馆品鲜寻味志》(2010年)
《传家菜——岭南太史第传世食单新制新创》(六卷,2009—2013年)
章节目录
前言1
畜禽肉类
“豕”和“豚”【榄角虾干蒸荷兰五花肉】4
舍近求远【红焖鸡蛋肉】 8
家馔的传承【干炒排骨】12
“斜门”的故事【越南牛肉粒】 16
地下苹果【薯茸免治牛肉】 20
饮食掌故的演绎【摹拟太爷鸡】24
龙凤配【龙穿凤翼】 28
节日感怀【芋仔焖鸭】 32
醉中自话【醉鸽】36
“蛋角”上下八十年【家庭煎鱼角】40
水产
走向有机【豉汁咸柠檬豆腐泡蒸鲩鱼】44
鳙鱼大头【拆烩大鱼头】 48
给你一块鱼【软炸斑块】52
虾脑【大虾两吃】 56
白鳝【蒜子火腩焖白鳝】60
“太史田鸡”以外【油泡田鸡腿】64
执手尾【虾子焖大乌参】68
团年饭【小网鲍焖冬菇雪耳】72
个人记忆【炒金银吊片】76
蔬菜
“住家饭”?“吃餐馆”?【生炒豆苗胚】 80
大小茴香【牛柳炒茴香球茎】 84
吃得苦中苦【凉拌双色苦瓜】 88
夏日炎炎【酿节瓜】92
自家醃菜【醃菜炒三丝】 96
趣话银杏【银果三丁】 100
不外如是【宣威火腿拌烤老人头菌】104
家常斋菜【温公斋】108
心口合一【佛法蒲团】112
解构【珧柱扒千层】116
汤羹 小吃
哪一个西湖?【西湖牛肉羹】120
玻璃粉【素炒韩国玻璃粉】124
街头零食的诱惑【酥炸云吞】128
QQ【番薯枣】 132
马豆的疑惑【椰汁马豆糕】 136
民初美食世家传家菜系列:家馔2是2016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作者江献珠。
得书感谢您对《民初美食世家传家菜系列:家馔2》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