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六派哲学

印度六派哲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了解和研究古典印度思想的一部经典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涉及的六派哲学指前弥曼差派、吠檀多派、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和正理派。六派哲学与佛教大约同时,最早的始于佛陀出世前三百年,一路发展到佛辞世后约二百年。本书对六派各家的经典和主张条分缕析,做了清晰的系统陈述。本书尤为可贵者,在于廓清六派哲学与吠陀古典传统思想及与佛教间的错综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木村泰贤(1881—1930),是20世纪日本佛教学的重要开拓者与建设者。其研究领域主要在印度宗教哲学、印度佛教哲学方面。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宗教文化译丛”总序

第三版序

绪言

第一篇 总叙

第一章 六派以前的思想史概观

第二章 六派群体之形成过程

第三章 六派之间主要的同异点

第二篇 前弥曼差派

第一章 总说

第二章 弥曼差派的教理

第一节 概观

第二节 出发点与量论

第三节 声常住论

第四节 本派的业观与神观

第五节 本派的论究方法及其与正理-胜论派的关系

第三篇 数论派

第一章 总说

第二章 《僧佉耶颂》成立之前的数论思想发展

第一节 数论思想之起源及与原始佛教的关系

第二节 古奥义书中数论思想的开展

第三节 《摩诃婆罗多》的数论思想之发展

第四节 前自在黑的数论传统

附录:数论派的教义书及其注释

第三章 数论派之形而上学

第一节 哲学研究之动机与方法论

第二节 无神观

第三节 数论的二元论特质

第四节 自性

第五节 神我

第六节 两元的交涉

第四章 现象论

第一节 现象生起的次第

第二节 世界观

第三节 有情论

第五章 数论派的修行解脱观

第四篇 瑜伽派

第一章 总说

第一节 印度思想和瑜伽以及研究资料

第二节 瑜伽之定义和本质

第二章 瑜伽的起源及发展

第一节 瑜伽思想之兴起以及瑜伽-数论关系

第二节 瑜伽思想在奥义书中的展开

第三节 《摩诃婆罗多》中的瑜伽思想

第三章 波檀迦梨之《瑜伽经》或瑜伽派

第一节 序说

第二节 《瑜伽经》的哲理

第三节 修行法

第四节 神通与解脱

第四章 余论

第一节 《瑜伽经》以后的态势

第二节 瑜伽的宗教意义

第五篇 胜论派

第一章 总说

第二章 胜论的教理(分析的观察)

第一节 句义

第二节 实句义

第三节 德句义

第四节 业句义

第五节 同句义、异句义和俱分句义

第六节 和合句义

第七节 有能与无能

第三章 胜论的教理(综合的观察)

第一节 因果观(附因中无果论)

第二节 不可见与神

第三节 世界的成立与坏灭

第四节 有情论

第五节 胜论的实践方面

第六篇 正理派

第一章 总说

第二章 教理概说

第一节 出发点与十六句义总说

第二节 人生观(第二句义)

第三节 语言和思想的联系

第三章 论理

第一节 知识论(第一句义)

第二节 论式论(第五、第六、第七句义)

第三节 关于遍通性

第四节 议论法的种类(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句义)

第四章 误谬论

第一节 因的误谬

第二节 不正当的驳论(第十四、第十五句义)

第三节 关于议论的败相(第十六句义)

第五章 余说

第七篇 吠檀多派

第一章 总说

第二章 跋达罗衍那的《吠檀多经》

第一节 概观

第二节 出发点与知识来源

第三节 梵论:第一章的主旨

第四节 第二章的主旨

第五节 有情论:第二章第三节至第三章第二节

第六节 修行解脱论:第三章第三节至第四章之全部

第七节 本经与数论思想的对照批评

第三章 《曼杜基颂》

第一节 概观

第二节 教理

第四章 商羯罗阿阇梨的吠檀多观

第一节 概观

第二节 上智与下智之所以区分(无明论)

第三节 梵论

第四节 世界观与有情观

第五节 修行解脱论

第六节 批评

第五章 罗摩奴阇的吠檀多观

第一节 概观

第二节 对商羯罗派的态度

第三节 罗摩奴阇的教理

第六章 沙檀难陀的《吠檀多精义》

附录:数论的三德论

名词对照表

印度六派哲学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日] 木村泰贤。

得书感谢您对《印度六派哲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哲学心语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具有自传性质的哲学随笔,作者对于自己平生学习哲学的诸种快慰、体味人生百般滋味进行凝练总结,风格闲淡疏朗,与论文迥异。上篇主要是对于哲学的学习、学问的研究、文化的传承等过程的梳理和对点滴感悟的采撷,给人启迪与思考;下篇主要就人性、情感、生活中的挫折及个人生活经历娓娓道来,却有哲思充溢其中,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改变世界的哲学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年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资本论》的哲学 电子书
对《资本论》的理解并没有穷尽,重新阅读《资本论》,总能开启出马克思哲学解释的新空间。
当代哲学经典·宗教哲学卷 电子书
主要研究宗教的本质和规范,宗教世界观与人生观和道德的关系。
当代哲学经典·中国哲学卷 电子书
20世纪的中国哲学,不同于以往依附于经学或子学的中国传统哲学,它从一开始起就成为中西思想接触、碰撞和交流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