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谈未来农业发展

中国学者谈未来农业发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学者谈未来农业发展》总结了40年来的中国农业经验,探讨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行道路。

内容简介

中国40年来的发展之路,为世界现代化贡献了“中国道路”;而中国的农业发展之路,同样为人类农业发展积累下“中国经验”。《中国学者谈未来农业发展》总结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发展经验。本书的核心是回答“中国谁来种地,谁来经营农业”这一重大问题。基于农业发展的历史视角与国际视野,本书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与建设主体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中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实践做比较全面的总结。本书还借鉴国际经验,论证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持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与建设主体健康发展的科学可行道路。

章节目录

封面

版权信息

目录

第1章 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农业

1.1 粮食、食物与农业

1.2 现代农业发展视野下的粮食安全

1.3 吃饭问题的根本在于食物安全

1.4 当前之中国农业:重农还是轻农?

第2章 现代农业经营与建设主体变化趋势

2.1 调查样本情况和主要评价指标

2.2 农户主体结构正处于演进变化阶段

2.3 合作经济组织主体结构正处于演进变化阶段

2.4 工商企业主体结构正处于演进变化阶段

2.5 公共服务机构主体结构正处于演进变化阶段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引导现代农业经营与建设主体发展的思路与着力点

3.1 理论框架和计量模型

3.2 三大区域各类主体的贡献对比

3.3 三大区域各类主体的交易成本对比

第4章 差别化扶持现代农业经营与建设主体的政策建议

4.1 以农民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经营与建设主体结构体系

4.2 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经营与建设主体发展道路

4.3 区域差异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与建设主体培育思路

4.4 立足于土地的现代农业经营与建设主体保障机制

中国学者谈未来农业发展是201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朱信凯。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学者谈未来农业发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农业转型升级与农村全面发展 电子书
近年来农产品供求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但农业发展中的各种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逐渐凸显了出来。
非洲农业的转型发展与南南合作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非洲农业的最新发展与内生动力”,从大陆内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外来援助、投资与商贸合作分析以及不同层面的创新实践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为“新兴市场国家对非农业南南合作”,主要讲述了巴西在安哥拉、莫桑比克和马拉维进行农业合作的不同情况;第三部分为“中国对非洲农业合作的新型实践”,中国对非农业合作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末完全不求经济回报的单纯援助,援建大型农场,到目前的援助、贸易
河南开放发展:现实与未来 电子书
本书从开放与新开放的比较入手,论述了开放的阶段性、渐进性和双重性,阐明了“一带一路”新开放格局的理论依据和时空意义。书中总结了河南对外开放取得的成绩,对河南对外开放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选择以郑州航空港与“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中欧班列与“陆地丝绸之路”建设、河南自贸区与“网络丝绸之路”建设、中原文化与丝路旅游经济带建设为主要抓手,突出河南未来对外开放发展的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质。
河南协调发展:现实与未来 电子书
本书从谋划河南“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河南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的全局出发,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河南同步小康;二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河南城乡共同繁荣;三是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四是加快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构筑“一极三圈八轴带”格局;四是实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轮驱动,建设文化强省。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河南“十三五”协调发展的对策。
清代农业的发展和不发展(1661~1911年) 电子书
综合运用经济学、历史学和统计学方法,量化研究清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