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探古侠文化,塑新英雄体系。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先秦至唐代文学作品中游侠形象的变迁,探索侠客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当时社会风气、士人心态的影响。
司马迁首为游侠立传,构建了侠的经典形象。从曹植开始,侠的形象又与爱国结合,侠少年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壮举,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热血男儿。唐代咏侠诗与传奇小说中的侠客形象,亦是唐代包容开明、积极昂扬的时代风气之代表。侠文学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因而具备蓬勃生命力。
当代大学生们正处于仰慕英雄的年纪,需要树立正确的英雄观、价值观。本书通过对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中侠形象的梳理、阐发,吸收精华,摒除糟粕,使之与新时代英雄观相结合,构建具备民族特性的英雄体系,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操。
作者简介
作者辛晓娟,1981年生,四川成都人。1999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做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诗歌。曾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从阮籍到李白:游侠类诗歌传统的定型》《杜甫早期歌行创作中的“赠诗拟体”现象》《杜甫歌行中哆悲”与“丽”的审美张力》等多篇论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绪论
一 何为侠?
二 侠因何而来?
三 梦在彼岸:凡人与侠客
第一章 上古遗音:先秦—汉代侠文学
一 诗卷中的长安少年
二 史册中的乱法之士
第二章 乱世风流:魏晋六朝时期的侠文学
一 从走马都邑到戍守边关:魏晋时期的军士之侠
二 从长安大道到青楼狭斜:六朝乐府中的“公子”之侠
三 笔记小说里的侠文学
第三章 盛世剑歌:唐代侠文学
一 大唐游侠的养成
二 诗与剑的盛会
三 传奇里的侠踪
第四章 篇目选释
《史记·游侠列传》节选
《刺客列传》
《汉书·游侠传》节选
班固《西都赋》节选
张衡《西京赋》节选
《长安为尹赏歌》
《颍川儿歌》
《燕丹子》节选
曹植《白马篇》
曹植《名都篇》
阮瑀《咏史诗》其二
阮籍《咏怀》其三十八
阮籍《咏怀》其三十九
左思《咏史诗》其六
张华《壮士篇》
张华《游侠篇》
张华《博陵王宫侠曲》其二
房玄龄等《晋书·张华传》节选
傅玄《秦女休行》
陶渊明《咏荆轲》
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
何逊《长安少年行》
何逊《拟轻薄篇》
吴均《结客少年场》
吴均《行路难》
徐陵《刘生》
萧绎《刘生》
戴暠《煌煌京洛行》
王褒《长安有狭邪行》
干宝《三王墓》
干宝《李寄斩蛇》
赵晔《越处女》(节选)
李峤《剑》
崔颢《渭城少年行》
崔颢《游侠篇》(一作《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李白《侠客行》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李白《少年行》
李白《秦女休行》
李白《东海有勇妇》
元稹《侠客行》
李贺《嘲少年》
孟郊《游侠行》
贾岛《剑客》(一作《述剑》)
薛逢《侠少年》
温庭筠《侠客行》
佚名《虬髯客传》
裴铏《传奇·昆仑奴》
裴铏《传奇·聂隐娘》
裴铏《传奇·韦自东》
袁郊《红线》
薛用弱《集异记·贾人妻》
皇甫氏《崔慎思》
皇甫氏《义侠》
皇甫氏《车中女子》
康骈《剧谈录·潘将军失珠》
段成式《兰陵老人》
段成式《京西店老人》
段成式《侠僧》
延伸阅读文献
后记
诗剑相逢即成歌:古代侠文学研究先秦—唐是202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辛晓娟。
得书感谢您对《诗剑相逢即成歌:古代侠文学研究先秦—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