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转型:人物与近代中国

艰难转型:人物与近代中国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翻开本书,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社会精英在历史洪流中诠释复杂之“变”。

内容简介

本书透过人物观察近代中国的变革,同时在大的历史变动中观察人物。

第一章,通过曾国藩等人,展示传统士大夫的求变和他们内心的挣扎。

第二章,展示从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士大夫和官员体制内的求变。

第三章,展示代现代知识分子及革命党人的追求和理念。

附录部分是关于作者老师的记录,还有作者岳父——一个普通农民的经历。虽与前三章略有不同,但仍是展示当代复杂的“变”。

作者简介

作者迟云飞,1957年11月生,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历。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特别是清末新政及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政治变革。

著有《宋教仁与中国民主宪政》《宋教仁思想研究》《清末预备立宪研究》《晚清改革与革命》《晚清大变局》《曾国藩大传》(合作)、《清通鉴》(合作)、《清史编年》(合作)、《中国近代史实正误》(合作)等,发表论文百余篇。讲授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国近现代人物研究、晚清改革与革命、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近代史料概要等课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章 从经世致用到学习西方

一、曾国藩的理学、经世、洋务思想

二、洪秀全与曾国藩

三、曾国藩治理直隶

四、多重矛盾的曾国藩

五、漫议曾国藩的影响

六、不可或缺的胡林翼

第二章 体制内政治改革的尝试

一、张之洞与晚清改革

二、康有为的失败和他的矛盾

三、戊戌后康梁与清廷官员的联络

四、康有为与清廷新政

五、梁启超的两难选择

六、一个满族官员的民族主义与政治取向

七、一位死于“革命”的官员的两面

第三章 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努力

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二、革命宣传家陈天华

三、宋教仁的民族主义观

四、宋教仁的“汉族”观

五、民初建立共和政治的困境

六、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初新知识人的政治选择

七、一个既改良又革命的绅士实业家

八、宋教仁与杨度、蔡锷政治理念与治国方案的比较

九、“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十、“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附录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勤苦乐迷”,毕生精力献清史

艰难转型:人物与近代中国是202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迟云飞。

得书感谢您对《艰难转型:人物与近代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近代中国的多元审视 电子书
近代中国命运多舛,被迫走出中世纪相对封闭、停滞的发展道路,被强行卷入国际体系之中,要认识这样一段变化快速和巨大、充满多面性和不平衡性的历史,需要历史与现实的理性对话,也亟待引入历史与理论之间的相互验证。本书充分发掘各类历史文献,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清末新政、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时刻,重新探讨梁启超、蔡元培等重要历史人物,史料丰赡,论证有力,叙事清晰,颇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的政情与世态。
社会发展与转型 电子书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理论与问题”部分讨论了增长与发展理论的争论与评判、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因素、现行国际秩序下的南北分裂,以及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政策问题等;“他国案例”部分讨论了东中欧国家在制度转型过程中付出的社会代价、俄罗斯劳动力市场的演变、加拿大医疗体系的优势与问题等;“中国案例”部分聚焦中国社会发展和制度转型的具体领域,如转型过程中消除贫困和人口福祉的变动、医疗制度和教育领域的改革及其变化等问题。
近代中国“科学”概念的生成与歧变(1896~1919) 电子书
本成果寻绎了19世纪末来自日本的汉语借词“科学”由外而内地生成中国“科学”概念的全过程,揭示一路走来,“科学”泛化为信仰的缘由。探求近代中国的学术转型与社会变革之间发生的复杂深刻的纠葛。
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修订版) 电子书
把科举停废与整个社会变革联系起来思考,纠正你对废科举的偏差误解。
寿昌人物 电子书
本书收录28位人物,时间跨度长1300多年。具体包括:寿昌公周文育、诗人之神李频、卷帘大将叶林、孝子周大雅、破敌书生叶义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