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代学术大师杨宽先生的随笔文章。
内容简介
主要收集了杨宽先生散落于报刊、杂志的各类文章共计百余篇。
本稿所收文章,主要包括书评、中外古今评点、文化小品文、时文、工作文章等,如关于上海市立博物馆的筹建、展品的征集、展览的策划,关于文博人才的培养,报刊连载的江湖丛谈系列,以及杨宽先生在当时各类报刊上关于时事的评点和书评,还收集了杨宽先生对于周边国家民主独立运动的介绍等相关文章,比较全面的反映了杨宽先生的博学杂识与生平学术。
作者简介
作者杨宽,字宽正,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白鹤江镇人。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师范科,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国文学系,师从史学大家吕思勉、蒋维乔、钱基博。
1936年参与上海市博物馆筹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9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又调回复旦大学历史系工作。1984年赴美国迈阿密定居至逝世。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秘书、古物整理处处长,上海市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首届至第三届副理事长。
著有《中国上古史导论》《西周史》《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古史新探》《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整理说明
《山海经》中所见“玉”之祭仪
唐代之银元
玺印的变迁
中国工艺之演化
中国器物的演进
上海市立博物馆的重建
博物馆的三大工作
保存文物的仓库
博物馆该怎样“博”
展览会的举办
博物馆里也该有教师
博物馆与市政建设
博物馆与特种展览会
怎样充实博物馆的内容
充实内容与建设馆舍
论推展我国社会教育必须扩展博物馆事业
中国固有艺术之特色
从速严禁文物出口
考古散记
在先秦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上海市立博物馆藏印》序
《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审查意见
校《铜鼓考略》《漆器考》后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出版说明
吕思勉《先秦史》重版序言
吕思勉《论学集林》出版说明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出版前言
吕思勉史学论著前言
《吕著中国通史》前言
吕思勉《近代史三种》出版说明
中国历代史研究·上古史纲目
重刊《中国上古史导论》前言
《太平天国通俗画史·序》
书评:《墨辩疏证》
书评:《墨辩新注》
书评:《中国陶瓷史》
书评:《景德镇瓷业史》
让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灿烂地发光
关于《嘉定屠城记》
跋抄稿本《东塘日札》
怎样学好祖国的历史
怎样学习春秋战国史
如何加强中国文化史的研究
占有材料,具体分析
马桥古遗址和上海历史研究
冬小麦在我国历史上何时开始普遍种植
宋代科学家沈括
元初的文化压迫政策
元代的红军
元末的红军
明太祖的建国
三保太监七次下西洋
明代的倭寇
说倭
明代的战舰蜈蚣船
养廉与贪污
土豪劣绅论
官官相护论
令人斗志奋发的“甲午海战”
侠
墨
替天行道
四海一家
所谓邪教
海南岛开辟的历史
纸的服装
摩登论
吸纸烟
山珍海味
谈吃肉
孔夫子上银幕
游艺场在宋代
城隍老爷
论人格教育
詹天佑工程师小传
带病延年
青年与性教育
蚕的故事
斧头党
恐新病和恐旧病
闲话爆竹
飞来与钻出
从“共荣香烟”说到“民主馒头”
论名士派
“面子”论
神秘和秘密
气节论
老夫子和老妈子
发财论
狗的祖先
狗和狗国
人和狗
狗祖宗和狗国家
漫谈纸钱
生孩子和杀孩子的风气
宝贝
我所最爱读的一本书
整军与军队国家化:论整军与建军
收复区的地方财政问题
整理收复区的秘密结社
实行严厉的法治精神
论中国工业建设的前途
论中国政治建设的前途
从迁都到还都
我们的中国
纪念黄花岗
东北九省
埃及的古文化
根绝暹罗排华政策及其妄动
远东弱小民族的独立运动
远东的国际关系与韩国的前途
为处理韩侨问题向当局进一解
韩国今后经济再建设问题
韩国农村经济的回顾与前瞻
韩国农村合作团体
后记
杨宽学术随笔是2020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宽。
得书感谢您对《杨宽学术随笔》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