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为国际关系学者唐世平的学术随笔集。
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了唐世平交往过的一些知名学者,如张蕴岭、阎学通、时殷弘、阿米塔夫·阿查亚、杰维斯等。这些在各自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给予了作者诸多教诲、提携和鞭策。作者从中学会很多,因此认为“众人皆吾师”。他记录了过往的片段,以表达感恩之情,同时与读者分享人生的经历和思考。
此外,书中还收集了作者的一些杂文,直面问题,观点犀利而又中肯,值得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唐世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广泛,涵盖国际政治理论、制度经济学、政治理论、社会科学哲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幸能“思无涯”:代自序
上篇 “学术感恩录”系列
一点儿说明
张蕴岭
一、提携晚辈和前瞻意识
二、几个花絮
三、张老师对亚太所的贡献(Legacy)
四、张蕴岭的能力——我的印象
五、一点儿批评
阎学通
一、三件大事:无人能替代
二、一点儿批评
王缉思
时殷弘
黄仁宇
一、黄仁宇和他的《万历十五年》
二、黄仁宇先生的其他贡献和不足
秦亚青
一、对秦老师的基本评价
二、秦老师的具体贡献
三、遗憾
四、秦老师和我
阿米塔夫·阿查亚
一、阿米塔夫和我的职业生涯
二、阿米塔夫和“全球国际关系学”(Glob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三、阿米塔夫的学术贡献
四、阿米塔夫的主要作品(没有完全列出)
中篇 “我所理解的学者”系列
罗伯特·杰维斯(一)
罗伯特·杰维斯(二)
一、世间再无杰维斯(之一)
二、世间再无杰维斯(之二)
三、杰维斯的学术脉络
四、杰维斯的特质
五、我们能从杰维斯身上学到什么?
卡尔·波普
波普的知识的理论:一个简短的评价
理查德·内德·勒博
一、传奇一生
二、交往
三、其他
四、工作
欧内斯特·盖尔纳
王赓武
一、“海外华人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作为学者的王先生
二、价值所在
三、王先生的“关怀中国”
四、我印象中的王先生
诺伯特·埃利亚斯
埃利亚斯对社会科学基础范式的精妙运用
肯尼思·华尔兹(一)
一、对《国际政治理论》的赞美
二、一点儿花絮
肯尼思·华尔兹(二):对《国际政治理论》的批评
一、简洁的代价
二、偷换概念?
三、制衡行为,还是“事实上的均势”?
四、对系统理论的误解
五、稍微谈一下(社会)科学哲学
六、结语
罗伯特·鲍威尔
一、关于结论
二、关于教课
三、关于推导的严谨
罗伊·巴斯卡与其《科学实在主义理论》:超越“波普—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
一、本体论问题:科学何以成为可能?
二、科学的认知论问题:对机制的追求和封闭体系
巴斯卡:基于科学实在主义的社会科学与人类解放
乔纳森·默瑟
唐纳德·坎贝尔(一)
唐纳德·坎贝尔(二):论社会演化和社会科学哲学
欧文·戈夫曼
查尔斯·蒂利与其《大结构、长过程、大比较》
巴里·布赞
一、一点儿花絮
二、作品
三、基本评价
下篇 杂文
寻求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突破:中国作为支点和数据点
一、澄清一些误解(一):何为理论?
二、澄清一些误解(二):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和中国外交
三、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国作为一个支点和一个数据点
四、理论突破和理论的“普遍意义”:为什么要追求理论的“普遍意义”
五、何时才有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何时才有中国学派?
关于社会科学的“科普”工作的一点儿说明
在“大理论”和现实关怀之间
一、追求研究根本性问题
二、与“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文人思维决裂
大学的责任:授之利器
“好的学习者”与“好的科学家”
一、澄清概念
二、“好的学习者”的基本特征
三、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小窍门
四、“好的科学家”的基本特征
五、“好的科学家”必须比“好的学习者”多出一些素质
六、科学家首先是科学家,而不是教书匠
如何读书:一点儿供批评的回应
一、四种读书方式
二、我对读书(和研究)的自白
三、如何提高读书能力
四、老师的作用
附录
“半个神人”唐世平
一、唐世平自称是“半个神人”
二、潇湘剑客
三、卧果水少年
四、变道者
五、文科楼的最后一盏灯
众人皆吾师:唐世平学术随笔是2018年由玖壹合创出版,作者唐世平。
得书感谢您对《众人皆吾师:唐世平学术随笔》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