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的伦理责任

风险社会的伦理责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伦理责任视角,深度研究风险社会。

内容简介

本文主要从伦理责任视角去研究风险社会。面临世界性的风险社会的到来,化解风险,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谋发展,成为这个时代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概括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风险社会“有组织地不负责任”境况为逻辑起点,深入探讨了风险社会中伦理责任困境、责任存在的哲学前提、确立伦理责任的向度、伦理责任的实现,以及结合中国实际,广泛地分析了中国如何践履伦理责任等问题。因而,本文既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又具有极强的现实可履行性。本文认为,今天我们所面临的风险,是人为制造的对人类生存与生活构成

作者简介

作者李谧,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清华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价值与文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等7项,出版专著:《风险社会的伦理责任》、《民生问题的伦理学阐释》、《世界大国(地区)文化外交(法国卷)》(合著)。在《社会主义研究》、《道德与文明》等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论文曾被《新华文摘》转摘。参编教材多部。

章节目录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导论 谁之伦理责任?何种伦理责任?

一 问题与人的存在

二 时代问题与伦理责任问题

三 让伦理责任的猫头鹰在黄昏前起飞

第一章 风险社会及其责任困境

第一节 风险与风险社会

一 “风险”概念的发展

二 现代性“风险”的特质

三 风险社会的来临

第二节 责任视域中的风险社会

一 风险社会界说

二 资本逻辑与风险社会渊薮

三 “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与风险定义

第三节 组织化不负责任的形态

一 资本主义制度与政治不负责任

二 重商主义与经济责任缺场

三 科学主义与科技责任困境

第二章 风险社会伦理责任存在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伦理责任考究

一 伦理与责任

二 传统伦理的责任场域

三 应用伦理的责任之维

第二节 人的存在与伦理责任

一 存在与人的存在

二 人的存在与责任存在

三 “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及其责任

第三节 自由与伦理责任

一 意志自由与伦理责任

二 行为选择自由与伦理责任

三 风险与责任的勾连

第三章 风险社会的伦理责任新向度

第一节 责任主体的复合性

一 复合责任主体的必然

二 个体:伦理责任主体的细胞

三 科学抑或科技专家作为责任主体

四 政府作为责任主体

五 国际共同体作为责任的主体

第二节 责任范域的未来指向性

一 不确定的知识与未来风险

二 未来责任的缺位与虚位

三 关切未来的伦理责任

第三节 责任对象的整体性

一 对人的生命的责任

二 对人之外生命的责任

三 对自然无机界的责任

第四章 风险社会伦理责任的实现进路

第一节 伦理责任实现的原则

一 个体责任与共同责任的统一

二 后果责任与前瞻性责任的统一

三 对称责任与非对称责任的统一

第二节 责任的担当:从权利到至善

一 权利:伦理责任实现的前提

二 至善:伦理责任实现的目的

第三节 伦理责任实现的内在保障机制

一 主体的价值取向

二 责任意识的复兴与提升

三 主体的道德培育

第四节 伦理责任实现的制度保障

一 政治制度:宏观的制度保障

二 责任制度:微观的制度保障

第五章 中国现代化之境与伦理责任实现

第一节 中国与风险社会的际遇

一 “后发外生”的中国现代化

二 风险社会际遇

三 责任:治理社会风险的内在着力点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责任的建构

一 以人为本的责任观

二 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观

第三节 中国社会伦理责任担当

一 公民伦理责任与人格培养

二 责任政府建设与风险治理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伦理责任

四 民生幸福:伦理责任的旨归

参考文献

后记

风险社会的伦理责任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谧。

得书感谢您对《风险社会的伦理责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行动、伦理与公共空间 电子书
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核心任务是以公共空间为核心,通过剖析汉娜·阿伦特政治行动、政治伦理思想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考察现代社会公共空间衰落、闭合的原因,探寻重建交往政治的可能性。
伦理与文明(第7辑) 电子书
本书是由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主管、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主办的学术集刊。
伦理与文明(第4辑)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伦理学研究在各个领域的最新的学术成果。
工程伦理导论(慕课版) 电子书
本书以理论-意识-实践为主线,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中培养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帮助读者自觉遵循伦理基本规范,提高工程伦理决策能力。全书共三篇9章,从理论与方法、意识与责任、实践与辨识三个方面,探讨了工程与人、工程与社会、工程与环境关系。书中选取大量中国工程实践的典型案例,力求展示中国工程实践的伦理问题,做到理论通俗易懂,深浅适当,案例丰富,满足工科学生学习工程伦理的需要。本书可
中国伦理学史 电子书
本书内容分“先秦创始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宋明理学时代”三期,具体章节包括孔子、子思、孟子、荀子、老子、庄子、许行、墨子、淮南子、董仲舒、清谈家之人生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