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社会放大的传播治理

环境风险社会放大的传播治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风险传递影响公众感知、态度行为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分析、话语分析等方法,聚焦化工、核电、采矿、气候变化等环境风险,旨在理解风险信号的传递如何影响公众的风险感知、态度与行为,导致其放大或减轻环境风险、诉诸群体事件或恐惧控制策略。研究进一步探索公众选择、过滤、阐释风险信号背后的诸多心理与社会因素,包括公众的人口学特征、直觉判断、社会信任、环境价值观、环境正义观、政治效能感,以及对当地地理、文化与生计脆弱性的感知。针对上述影响公众风险反应的因素,本书从媒介、公众与政府三重视角探讨风险传播治理的可能性。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目录

第一部分 媒介

第一章 媒介与国家环境形象建构

第二章 媒介与气候变化适应战略

第三章 媒介与PX话语秩序变迁

第二部分 公众

第四章 新阶级、后物质主义与风险传播

第五章 网络使用、公众信任与风险治理

第六章 社交媒体、政治效能与风险介入

第三部分 政府

第七章 环境评估模式变革与传播治理

第八章 环境群体事件的组织传播机制

第九章 环境正义与跨区域风险的治理

附录

参考文献

环境风险社会放大的传播治理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邱鸿峰。

得书感谢您对《环境风险社会放大的传播治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改革在途: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创新及其扩散 电子书
本书以社会转型为背景,考察人口流动和城镇地域扩张对地方政府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行为产生的影响。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团体与地方治理 电子书
世界各国学者关注的中国市民社会,进入21世纪后呈现何种发展趋势呢?迄今为止,大多数学者都从中国内部出发,探寻20世纪80年代以后结社活动对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而将中国放在比较的视野下,动态地把握中国市民社会的普遍性及特殊性的实证研究却屈指可数。本书为筑波大学和北京大学多年来共同研究的成果,试图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
区域经济社会治理能力研究 电子书
两个相邻的地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有声有色,蒸蒸日上;另一个地区则是困难重重,甚至举步维艰。为什么?具体的原因可能很多,但两个地区的经济社会治理能力差异是关键。
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电子书
以“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题,体现了当前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各界学者探讨的热点话题,对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来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边缘地带的治理 电子书
街头、村落作为社会边缘地带,该怎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