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穿过北大校园的漫长青春,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作序。
内容简介
本书是“70后”代表性作家之一朱家雄对他所热爱的文学长期实践、观察和思考的各类文章的一个精选集,绝大部分篇目曾先后发表于各类报纸和期刊,可谓是作者三十年不懈文学求索之旅的全面总结。
全书饱绽青春诗意,极具可读性,对年轻一代文学青年的成长或具相当借鉴和启发价值。穿越北大、感悟成长、创作心得、诗路之思、读书感悟,直击并反省“70后”“80后”两代人的文学写作……
本书题材、体裁均丰富多样,才气横溢、文采飞扬而不失蕴籍、深沉,字里行间折射着温暖、犀利的人文品质,是作者独立思考精神和全面写作才能的集中展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绽放文学精神的醒目光芒
第一辑 燕园深处的气象
我认识名人,名人不认识我
魏巍
姚雪垠
谢冕
我瞳孔中的名人
莫言
汪国真
西川
迎面而来,叫你目不转睛
汪曾祺
陈建功
刘震云
刘毅然
王朔
思想的北大先贤
“北大精神”今安在
未名湖畔访季老
敬悼张岱年
悼别邵华将军
北大中文系名师印象
往前走就是一切
我在边缘看名人
一、牛群与“牛兄”“牛弟”同乐
二、葛优“炒”笑话“口”到擒来
三、刘欢:“曲高”不“和寡”
北大寻梦族
生存在北大流域的流浪部落
流浪,生命中的一种精神
独行在校园与社会之间
谈笑皆鸿儒,往来群英无庸举
北大学生辩论队:穿过辉煌后的沉静
校园歌坛俊采星驰
“北大题材”出版为何热了10年?
“北大情爱三部曲”的意义
第二辑 追梦路上的咏叹文
让生命顶风而行
品茶
月饼里的故乡
周游首都文坛
保持距离
境界
理想和现实
关于名人
名牌时代里的名人文化
名牌时代的到来
名人时代的到来
名人文化的繁荣
名人与名牌的合作
青春有余痕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群星璀璨的娄底英才
朱元璋:伟大的反腐皇帝
张骞:开创古代丝绸之路的先行者
一卷《丝路山水地图》生动展演古丝绸之路
历史选择了张骞,张骞书写了传奇
出边塞,巡西域,开创古丝绸之路
承前启后:21世纪新“丝绸之路”
殷墟:三千年后出土的文明
相遇是缘,感恩在心
第三辑 文学写作的体悟
大师的境界
文学:并不悲壮的坚守
语言、感觉与情感
语言
感觉
生活
情感
年轻作家莫浮躁
写作的个性化问题
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
写作的质量与数量
缺乏经典的当代文学
媒体与文学
文学刊物怎么了
网络:文学孵化器与出版掠夺者
博客可以做得更好
小说写作与我的传统文化情结
现实主义写作的可能性
文学IP对影视产业的价值
第四辑 天马行空的诗思
血或水:从诗歌写作中拧出的体液
海子:来自乡村的歌手
诗人的道路
点击《北大情诗》
北大与中国新诗
“梨花体”事件:问题在于新诗本身
特殊时期的中国诗歌
无数诗篇汇聚成“地震诗歌浪潮”
诗歌与青春同在
最初的相遇与练习
刊授学习与处女作
年轻时的求索与思考
那些年的努力与感慨
第五辑 真诚用心的阅读
史诗气度
《史记》
《三国演义》
《老子》
《红楼梦》怎么就成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感觉王蒙
倾听成长的声音
《山羊不吃天堂草》的语言艺术
清清的浅溪,心灵的滑翔
神来之笔的比喻
一笔尽得风流
学术路上的虔敬之心
我曾在三闾大学读书
钱钟书笔下的三闾大学
想说忘记不容易
一个焦点:揭示科索沃战争,痛斥北约
袭击我驻南使馆事件
两个文本:《霜冷长河》与《看上去很美》
两个视角:经济类图书的时事色彩和理论色彩
三个人物:吴小莉、郎平、吴士宏
三个现象:文学创作、神秘文化和隐私问题
“哈佛题材”走俏之谜
“哈佛题材”的扛鼎之作为什么能走红?
“哈佛题材”大致可划分为哪几类?
张胜友:出版界的一条好汉
前辈师长的温情关怀和言传身教
第六辑 两代新锐的奋斗
新一代作家群的命名问题
“80后”:又一代人崛起了
韩寒的文学史焦虑
新生代写作的优势和局限
闪亮登场的新锐
他们的视野与境界
遗憾与缺陷
“70后”能打破沉默吗
“70后”沉默的社会学原因
“70后”作家的总体态势
关注“70后”
“70后”:期待迟到的荣誉和市场
附录 媒体专访
朱家雄:随笔应是优势文体
一套横跨二十年的书
文学的梦想中人
随笔在现代的优势
文化的时代精神
朱家雄:文学是我一生追求的梦想
朱家雄:用文学书写青春
后记
不忘初心,追梦文学
穿越北大校园的漫长青春是2023年由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作者朱家雄。
得书感谢您对《穿越北大校园的漫长青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