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喜欢
思想的乡愁:百年乡土文学与知识者的精神图像 电子书
本书从知识者自身的现代性体验出发,将他们看作是由传统到现代社会转型中,有着较为深刻体验的人。从而进一步探讨知识者与乡土文学之间的内在精神结构,即他们在塑造农民形象、书写乡土历史和文化时呈现的思想图像。在他们的文学世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知识者的情怀与责任,知识者与乡土、与传统、与农民之间的复杂关系及情感;也可以看到在乡村的物质与精神同处于现代境遇下,知识者做的社会及文化思考,针砭、批判,或怀想、留
孙绍振诗学思想研究文集 电子书
2015年10月23日在黄山,由谢冕先生和骆英、王光明、郑家建等倡议筹办,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三家联合举办了“孙绍振诗学思想研讨会”,张炯、阎国忠、陈素琰、骆寒超、吴思敬、朱向前、南帆、俞兆平、陈仲义等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参会,本书是此次会议论文的结集。
清代文艺思想史(下) 电子书
本书共4编27章130余万字,分为清初的文艺思想、清中期的文艺思想、清代前中期的其他文艺思想三个部分,全面论述了清代(不含晚期)文艺思想的发展。本书在论述每一个时期的文艺思想时,都将该时期的文艺思想分为诗学、散文、词学、小说、戏剧、绘画、书法、园林、音乐等部分加以专题的论述和阐释,专题论述部分都既有概述阐释又有以代表性人物的文艺思想为中心的论述,既有清代文艺思想历史发展脉络的描述,又有典型人物文艺
思想型的作家与思想型的学者:王富仁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电子书
王富仁先生以敏锐的眼光和坚定的勇气,在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突破,他所提出的“思想革命的镜子”、“回到鲁迅”、“新国学”等构想已经成为现代文学研究史上不可绕过的学术高点,对于现代文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也有着突出的贡献。本书将“思想性”视为王富仁与现代文学的精神契合点,无论是王富仁本身的研究特点和研究风格,还是鲁迅、胡适、曹禺等王富仁研究的对象,极富“思想”性都是他们的共同特性。本书从这一点
思想的边界:健民文论自选集 电子书
本书收入了作者的28篇文论和评论,对当代文学、绘画理论、思想文化作出富有深度的理论阐释。全书分为三辑,“感觉之阈:一种理论设置”概述了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确立的一个理论设置——艺术感觉论;“批评之象:视角与谱系”从“五四”文学批评背景的视角,讨论现代作家论的谱系以及香港早期文学的历史演进;“解读之惑:敞开了什么”从人文意义上讨论了随笔的文体功能,同时对刘再复等人的文学理论以及一些作家、诗人、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