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央地环境立法分配:理论依据、原则、框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针对两大问题:“为什么要对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和“如何对央地环境立法事项进行分配”。为此,本书在对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理论依据、主要影响因素、分配主体、分配方法等问题进行分析和对大量国外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立法实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结论部分,本书构建了我国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基本框架。本书提出的思路和方案不仅对我国的环境立法具有长期的实践指导价值,而且对我国整体央地立法关系的处理具有启示意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总序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提出的国际与国内背景
二 选题缘由
(一)问题的起点:环境立法怎么了
(二)思考的延续:如何提高环境立法质量
(三)可能的路径:环境立法事项分配对环境立法质量的影响
(四)视角的选择:环境立法事项的“央地”分配
三 研究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方法意义
(三)启示意义
四 现有的研究对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问题的忽视
(一)关于环境立法问题的研究
(二)环境立法研究中的“体系”问题研究
(三)对立法事项划分问题的研究
(四)与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相近问题的研究
(五)上述研究中的“中央与地方”视角
(六)研究综述小结
五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一个被忽略的问题: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与环境立法质量
第一节 我国环境立法“繁荣”与法律实现效果不佳之怪象
一 大量环境立法但环境质量未见明显改善
二 “全民参与”环境立法却出现公众信任危机
第二节 法律实现效果不佳之原因探讨
一 法律实现效果不佳的多种原因
二 法律实现效果不佳之立法审视:环境立法质量不高
第三节 央地环境立法事项不分对环境立法质量的影响
一 我国环境立法质量不高的症结与环境立法事项分配
二 新《立法法》增加央地环境立法关系的不确定性
三 我国未能形成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
小结
第二章 一个值得探讨的路径:合理分配央地环境立法事项
第一节 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概念的法理解析
一 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概念内涵
二 环境立法事项分配中的“央地”分配
三 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对环境立法质量的关键影响及其作用方式
第二节 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理论依据
一 环境治理的集权与分权模式
二 “均权”理论和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必要性
第三节 影响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主要因素
一 国家形式与历史背景
二 环境法治运行结构
三 环境立法事项的性质特征
第四节 中央与地方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分配主体和分配方法
一 分配主体
二 分配方法
小结
第三章国外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考察
第一节 考察对象的选择与考察方法
一 考察对象的选择
二 考察方法
第二节 法国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
一 法国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基本思路
二 法国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具体方案
三 共享环境立法事项的冲突解决:“领导性管辖权”
第三节 美国联邦、州和地方环境立法事项分配
一 美国“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基本思路
二 联邦与州环境立法事项分配
三 州与地方环境立法事项分配
四 联邦、州和地方环境立法事项冲突协调:“预防性联邦主义”和“建议性优先立法”
第四节 俄罗斯联邦与联邦主体生态立法事项分配
一 俄罗斯联邦与联邦主体职权事项划分的基本思路
二 联邦与联邦主体生态立法事项分配
小结
第四章我国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 我国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可行性分析
一 《立法法》第72条等规定
二 央地关系事权明确化的政策支持
三 国内外央地环境立法实践经验
第二节 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基本原则
一 遵循基本立法体制原则
二 央地“均分”原则和辅助原则
三 顺应环境问题的自然空间规律原则
四 规范的有限分配与实践的过程分配相结合原则
第三节 我国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基本思路和方案
一 我国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基本思路阐释
二 明确和强化中央专属环境立法事项
三 地方环境立法事项的分配倾向
第四节 我国央地环境立法事项分配的保障机制
一 制度化和政策化保障
二 冲突协调
三 激励和赋能
小结
结语
附件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酉水河保护条例》与《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部分条款内容比对
附件二九部设区的市地方流域水环境保护法规内容重复情况说明
附件三设区的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附件四最高人民法院评选的全国环境资源优秀裁判文书适用法律法规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论中央与地方环境立法事项分配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迪。
得书感谢您对《论中央与地方环境立法事项分配》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