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详细阐述中国道路的革命现实性和文明主体性。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围绕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与中国道路问题的思考,将文明、革命与道路三个关键词有机结合,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方法,深刻阐述中国革命与道路能够成功的关键,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两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文明成为现代的,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在中国近代以来独特的社会政治语境中,文明、革命与道路有一种内生性的逻辑关系,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读懂中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明内涵与独特优势。
作者简介
作者张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序言
一、中华文明的革命传统
二、中国革命的文明自觉
三、中国道路的文明底蕴
第1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早期会通的思想史考察
一、近代中国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会通的“格义”之法
三、“格义”之法的思想史意义
第2章 “六经皆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引言 一脉相承的经史问题意识
一、“六经皆史”:章学诚的经史观
二、思想之榫卯:从章太炎到范文澜的经史观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的“经史观”
四、尊经重史:经史观之方法论启示
余论 道事之间——经史关系中的历史与信仰
第3章 中国语境的社会主义启蒙叙事
引言 中国语境下的启蒙叙事
一、救亡产生启蒙——“启救亡之蒙”
二、新文化启蒙运动——分道扬镳的价值抉择
三、社会主义启蒙叙事——大众的觉醒与解放
结语 中国梦语境下的社会主义新启蒙叙事
第4章 重审现代政治思想史中的梁漱溟
一、两难困境:独立于政权之理想与依附于政权之现实
二、政治改革之前提:构建中国式新政治习惯
三、市民社会:新社会组织构造之基础
四、结语:中华文化因社会主义而复兴
第5章 中国道路的方法论
一、战前的自信: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方法
二、清末的觉醒:以中国为中心、以西方为方法
三、民初的西化:以西方为中心、以西方为方法
四、延安的探索: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方法
五、新时代的重塑: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方法
后记
文明与革命:中国道路的内生性逻辑是2023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城。
得书感谢您对《文明与革命:中国道路的内生性逻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