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详尽介绍了1978~1992年间中国的经济改革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把1978~1992年的经济改革定义为“探路之役”。所谓探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对改革目标的探索,一是对改革路径的探索。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成功转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中国改革何以能够突破种种约束,成功地越过市场化的临界点,而且保持了经济高增长?本书作者通过对历史进程的细致梳理,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作者简介

作者萧冬连,中国当代史研究学者。曾长期任教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和国防大学,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著有《崛起与徘徊:十年农村的回顾与前瞻》、《五十年国事纪要·外交卷》、《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共和国年轮(1961)》、《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筚路维艰: 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中国改革开放的缘起

一 “文化大革命”引发的历史反思

二 改革的经济动因

三 农村政策悄然转向

四 扩大引进:为现代化寻找新方式

五 出国考察潮:来自外部的压力和启示

六 从国务院务虚会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二章 从放权、让利和松绑起步

一 对农民让利与松绑

二 扩大企业自主权

三 中央与地方“分灶吃饭”

四 从扩权到以税代利

五 国营企业的改组和联合

六 城镇集体(合作)个体(私人)经济的恢复

第三章 国门是如何打开的

一 “大引进”遭遇瓶颈

二 22个引进项目上马还是下马

三 外商如何进入中国

四 经济特区的决策与筹建

五 充满挑战和争议的试验

六 对外开放再起热潮

第四章 农村改革率先突破

一 包产到户在争论中兴起

二 政策是怎么被突破的

三 覆盖全国的农村大变革

四 农村经济超常增长的诸因素

五 农村改革释放出市场能量

六 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

第五章 “商品经济”:第一个重大突破

一 计划与市场:最初模板及其讨论

二 在中外交流中开拓思路

三 计划取向与市场取向的争论

四 改革理论探索未有止步

五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上的重要突破

第六章 启动城市改革

一 价格双轨制形成

二 取消统派购制度

三 城市综合改革试点

四 遭遇总需求膨胀

五 四次省长会议

六 巴山轮会议:目标与过渡

七 “七五”计划建议的新认识

第七章 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 整体推进还是局部试验

二 “价、税、财联动”方案的设计

三 “价、税、财联动”方案为什么搁浅

四 从“软着陆”到再度“起飞”

五 转向全面承包制

六 股份制及其他试点

七 宽松环境是否可期

八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改革正名

第八章 从价格闯关到治理整顿

一 年初的方针:稳定经济与沿海战略

二 为什么转向价格闯关

三 “闯关”受阻及其检讨

四 三年治理整顿:成就与代价

五 治理整顿期间的改革开放

第九章 “市场经济”:越过临界点

一 姓“社”姓“资”的争论

二 1991年:在激辩中酝酿突破

三 邓小平南方谈话

四 中共十四大的突破

五 市场化转轨已过临界点

第十章 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

一 中国改革的历史背景与起始条件

二 渐进式改革的路径选择

三 农村改革率先突破释放出市场力量

四 开放推动了改革

五 地方政府的作用

六 开放的决策机制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萧冬连。

得书感谢您对《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农业经济学刊:2015年第2期(总第2期)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农业经济、农村发展和农村改革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经济展望报告(2017):供给侧改革与经济波动 电子书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及其专家库学者对“十三五”规划初期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的研究报告。
政治经济学季刊(2018年/第1卷/第1期) 电子书
推动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各类应用经济学科的有机整合。
农业经济学刊(2018年第1期总第6期) 电子书
本书是当前众多学者对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研究和探索的结晶,对农业经济理论研究具有重要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电子书
全面总结我国农业供给侧现状,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